-
依據本(113)年8月26日之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已在2025年度預算案,編列約42億日圓用於超級電腦「富岳」之後繼機之年度研發費用。為利用人工智慧(AI)進行研發,計劃在2030年前推出首座具有「Zetta級」(1Zetta=10億兆)AI計算性能之超級電腦。
-
日本政府預計將投入超過1,100億日圓進行研發,並在明年3月前選定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為開發之主體的共同開發企業,候選企業包括當初共同開發富岳之Fujitsu、美國之AMD、NVIDIA、Intel等。
-
選定海外半導體巨擘企業主要原因為看中其在圖形處理器(GPU)上之成就。美國Oak Ridge國家實驗室之「Frontier」超級電腦,即透過使用GPU來提升AI計算性能。理研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中心長松岡聰表示:「盼借鏡海外先進的AI用超級電腦技術,使日本的核心技術進化,得以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
為利用AI進行理論生成及高度模擬,具有高AI計算性能之超級電腦對科研至關重要。富岳後繼機之目標為同時具備傳統模擬計算及AI計算的全球最高性能。具體而言,最高處理能力可達每秒10垓次(1垓=1億兆)。在實際運行狀態下,可提供每秒5,000京次(1京=1萬兆)以上之計算能力。計算能力將比富岳提升5到10倍以上,並導入結合AI之新計算手法,期進一步提升性能。
-
資料來源:ポスト富岳、AI計算で世界初「ゼタ級」へ 25年から開発(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SG215U40R20C24A8000000/)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