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國有化:智利至今僅有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及美商Albemarle等2家礦業公司於2018獲與智政府簽署特許權合約,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鹽沼開採鋰礦,嗣2023年「國家鋰礦策略」公布後,政府相關部門已加速與該兩家公司進行公私合作會談以推動國家參與鋰礦發展,儘管遭業界批評國有化政策不利產業發展,仍於2023年底經由國營企業國家銅礦公司(Codelco)與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達成公私合作協議,係智利鋰礦產業首起公私合作案例,未來與Albemarle是否將以同樣方式延續開採合約,相關發展殊值關注。
- 積極招商:智利總統Gabriel Boric於2023年10月率團赴中國進行國是訪問,訪團於訪中期間會晤中國青山控股集團、比亞迪集團、四川雅化集團、四川新能源電力公司等,積極向中國招商,並親自宣布促成青山控股集團同意赴智投資鋰加工產業;此外,智Boric總統於2023年11月訪美期間,鋰礦投資及招商亦為該行重點議題,可見智利政府積極招募外資赴智利投資,盼加速發展鋰礦產業。
- 中國持續擴大布局:智利唯二鋰礦生產及出口商之一SQM主要股東為中國天齊鋰業,且中企青山控股集團、比亞迪集團亦於2023年取得智利政府特許核予鋰業生產者資格,並規劃進行鋰電池組裝廠、通電設備及電動汽車廠等相關投資,可見中企持續在智利鋰礦產業上下游擴大布局。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