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日本水產廳本(2023)年3月31日新聞稿,本(2023)年3月28日日本水產廳召開「因應海洋環境變化漁業應有方向研究會」第2次會議,被認為是因水溫上升等影響,會中討論環境變化引起之漁況不佳,非公開檢討改變魚種即兼業之最適作業型態。該檢討會宮原正典主席(前日本水產研究與教育機構理事長)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檢討會正在聽取各方意見,他也擔任 2021年「漁況不佳相關檢討會」之主席,認為政策要集中在更立竿見影之措施上。
-
在2021年4月至6月舉行之漁況不佳問題檢討會上,提出智慧漁業、全球暖化對策及資源管理等廣泛之措施。2022年3月的「新漁業基本計畫」及「綠色糧食系統戰略和水產政策」反映要推動之施政策略,但宮原主席評論指出:事實上「漁況不佳並無改善」。
-
在第 2 次會議中,報告逐漸北移之漁業資源。根據水產資料,自 2010 年以來太平洋沙丁魚系群之加入量持續很高;北海道及北太平洋的青甘鰺魚漁獲量增加,並在 2017 年創下歷史新高,推測係水溫升高導致北方越冬群增多所致。雖然漁獲量在減少,但受水溫上升等因素影響分佈呈北上分布趨勢之魚類有白帶魚和梭子蟹類。仙台已確認白帶魚產卵親魚及幼魚,宮城縣漁獲量正在迅速增加。北海道及東北地區之河豚漁獲量增加,並在全國漁獲量佔有一席之地。
-
另該檢討會也聽取業者報告,在青森縣深浦町經營大型定置網漁業及建築業之「堀榮公司」之野呂英樹銷售經理上台演講。 水產加工企業係青森開發株式會社及鮭魚養殖企業之Japan Salmon Farm,介紹相關公司經營多樣之水產業形態。出席該檢討會另有水產廳神谷崇長官、農林水產省勝俣孝明副大臣及東京海洋大學婁小波副校長等貴賓。至本計畫預定舉行3 檢討會議,並於 5 月彙報結案。
-
按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造成魚類生態習性變化,棲息繁殖皆與水溫息息相關,造成熱帶魚類北移至溫帶,溫帶北移至寒帶,以致過去黑鮪、青甘鰺僅能在日本本州以南捕獲,目前北移後在北海道大量捕獲。如此造成日本魷、鮭魚等漁獲量下降,造成日本漁獲量不佳,因此日本政府積極檢討因應,面對大自然相關對策似仍極為有限。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