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年秋刀魚捕獲量累計至11月底減少30%,將連續3年更新最低紀錄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1. 日本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12月13日報導,日本全國太平洋秋刀魚棒受網漁協於本年12月10日發布本年漁期截至11月底漁獲狀況,11月在遙遠公海漁場勉強作業,且海上惡劣天候影響,漁獲量1萬7,899公噸(比前一年同期減34%),大幅跌破2萬公噸;因漁期進入尾聲,確定是1950年棒受網漁業正式作業以來3年連續更新之最低紀錄。
  2. 11月4日日本本年全國首次漁獲量達4位數1,148公噸,魚體大小恢復至每尾120~140公克,原期待魚群在晚秋能接近日本沿近海;但主漁場仍停留在東經153度以東海域,日本漁業資訊服務中心(JAFFIC)人員表示,「親潮勢力弱及三陸沿岸暖水快貼近等,暖水較易進入北方狀況」,並指稱日本近海不易產生秋刀魚喜好之冷水環境。
  3. 在海上惡劣天候下持續作業,11月份增加不及1萬公噸僅8,459公噸,本年離最低實績之2020年最後(2萬9,566公噸)差距近1萬2,000公噸,幾乎不可能追上去年漁期生產量。12月開始因海上天候惡劣等待至4日,全國1日漁獲量總算達200公噸,但魚體每尾惡化至50~80公克之0歲魚為主體,10日時點除10艘外皆已終止本年作業,剩下漁船在日本近海漁場探索,預測魚群尚未尋得本漁期即終止。
  4. 本年秋刀魚平均魚價每10公斤約6,240日圓(增26%),完全難以下降,最近每公斤也有400日圓,持續漁期開始之高價,因高單價致漁獲金額達11億1,687萬1,900日圓。地區別漁獲數量,北海道增加2%,本州減61%;北海道漁獲金額超過去年,本州則漁獲欠佳,造成地區間差距明顯。
  5. 按日本沿近海不僅秋刀魚,日本魷及鮭魚亦嚴重減產,過去多在溫水海域捕獲之黑鮪及青甘鰺等,近年在冷水海域之北海道大量捕獲,因此漁況不佳,除人為捕撈因素外,地球暖化造成影響恐更為深遠。惟秋刀魚漁況欠佳問題,仍將是明年初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年會討論之焦點,我國似須有更多科學數據做論述,避免遭大量刪減漁獲配額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