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本(2025)年 6月17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星國2025年5月「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由升轉跌,較2024年同期下跌3.5%,反轉上(4)月成長12.4%漲勢;2025年1月至5月新加坡「非石油國內出口」則成長3.7%。
二、 倘依產業別而言,新加坡2025年5月電子產品出口較2024年同期僅成長1.7%,漲幅遠低於上月的23.4%,其中,個人電腦、積體電路及消費電子產品分別成長50.9%、4.3%及49.0%,對電子產品出口的貢獻最多;非電子產品出口則下跌5.3%,與4月的9.3%增幅形成對比,係受石化產品、非貨幣黃金及特殊機械出口分別萎縮17.8%、25.9%及11.7%所拖累。
三、 整體而言,新加坡2025年5月對10大「非石油國內出口」市場中,僅4國取得成長,包括臺灣(17.2%)、印尼(8.1%)、韓國(4.8%)及香港(0.1%);對美國、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歐盟及中國出口則分別下跌20.6%、17%、7.6%、7.4%、4.8%及3.0%。
四、 星展銀行(DBS)經濟分析師蔡漢廷表示,過去連續5個月,新加坡因美國關稅政策引發「提前出貨」效應已開始消退,使2025年5月星國對美國「非石油國內出口」大跌。儘管新加坡電子出口在2025年5月維持擴張,但成長速度趨緩,且面臨美國對半導體進口加徵關稅的下行風險。雖美國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但持續的不確定性,加上全球貿易摩擦仍高於先前,對新加坡的外部需求構成不利影響,預計星國2025年下半年貿易前景可能更為低迷。
大華銀行(UOB)經濟分析師許俊杰指出,相較之下,2025年5月新加坡醫藥產品出口仍維持成長,反映市場對美國可能徵收藥品關稅而出現的「前置效應」,但星國副總理兼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先前表示,新加坡或許能爭取到以優惠,甚至是零關稅對美國出口藥品。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