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表示,跨國企業對在星國投資設立區域營運總部興趣依然強勁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MTI)本(2023)年8月份發布的第二季經濟調查報告顯示,星國本年第二季取得15.66億星幣(11.48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投資(Fixed Asset Investments,簡稱FAI),遠低於去(2022)年同期的63.15億星幣(46.31億美元),以及2021年同期的36.22億星幣(26.56億美元);此外,本年第一季取得19.68億星幣(14.43億美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樣低於去年同期的21.98億星幣(16.12億美元),亦較2021年同期的28.05億星幣(20.57億美元)遜色。
二、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表示,由於商業環境嚴峻,促使一些跨國企業近期結束星國業務或進行檢討,星國本年上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表現亦不如往年。儘管如此,EDB認為新加坡因基本面強勁,包括親商環境、高素質的工作團隊與全球連通性,國際企業對於在星國設立區域營運總部、擴展業務的興趣依然強勁,EDB將維持本年固定資產投資達80億星幣(58.66億美元)至100億星幣(73.33億美元)的中期目標。
三、    星國去年共計吸引225億星幣(164.99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創歷來新高,但EDB指出,本年吸引到的投資估計不如去年,因為去年的投資由半導體上行週期所推動,但該領域目前面臨需求萎縮。本年第二季,在製造業中,電子與生物醫藥製造領域吸引最多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3億7860萬星幣(2億7800萬美元)及3億5900萬星幣(2億6300萬美元)。
四、    截至2021年,在星國營業的5萬多家國際企業當中,約900家將區域總部設在星國,較2020年的750家多。本年繼續吸引來自美國、歐洲、中國及日本等地在製造、樞紐中心服務、資訊通訊與媒體,以及研發方面的投資,反映亞洲的強勁成長前景,以及星國對全球企業持續具吸引力。此外,亦有跨國企業繼續擴大在星國的投資,例如半導體製造公司格芯(GlobalFoundries)於2021年6月宣布在新加坡進行規模40億美元(約54億星幣)擴建晶圓廠的投資計畫,已於本年9月份開幕。
五、    本年8月份,由於商業環境改變,落戶新加坡近20年的盧卡斯影業(Lucasfilm)結束在星國的業務,超過300名員工料受影響。同月,蜆殼公司(Shell)也透露,該公司已開始對在毛廣島及裕廊島的能源與化學園區資產進行戰略檢討。對於盧卡斯影業結束當地業務,EDB及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早前發布聯合聲明表示,雖然全球媒體業正經歷轉型,但對於致力發展具競爭力與創新生態系統的國際媒體公司而言,新加坡仍是一個有價值、具吸引力的樞紐。
六、    經濟分析師指出,全球總體環境依舊不穩定,部分原因為先進經濟體的利率處於高水準,而全球電子業目前處於下行週期,企業正在思考是否增加製造產能。星國本年上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較少,或因為外國投資者態度謹慎所致,惟對於跨國企業而言,新加坡依舊是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