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服用抗生素後腹瀉與腸道瘤胃菌有關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amoxicillin-clavulanate),商品名叫奧格門汀(Augmentin),是一種常見且便宜的抗生素,可治療多種如肺炎、尿道、皮膚及軟組織等感染。基層護理和醫院普遍開出這款抗生素;新加坡中央醫院每年使用半噸的奧格門汀。新加坡研究發現,每三名服用奧格門汀的病患當中,就有約一人出現腹瀉,導致醫生必須提早暫停讓病患用藥,因而延長病患的治療與住院時間。病患可能還得改用其他更貴或更強的抗生素來對抗感染,加劇身體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新加坡中央醫院和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科研中心(SMART)研究員合作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病患服用奧格門汀後出現腹瀉與個人腸胃中的「好菌」——瘤胃菌(Ruminococcaceae)水平有關。該研究團隊在2019年8月召集30名自願參與研究的公眾,觀察他們在服用奧格門汀後的四周內所出現的腸道菌群變化。參與者年齡介於21歲至40歲,他們沒有任何腸道問題,也未曾服用過奧格門汀。研究對象口服了三天的抗生素,每次劑量為一克,一天兩次,並發現當中有13人出現腹瀉。研究團隊采集了參與者服藥前後的糞便樣本,結果顯示腹瀉者糞便中的瘤胃菌水平,無論在服藥前後,都顯著比沒有出現腹瀉的參與者低。這意味著個人是否會出現與抗生素有關的腹瀉很可能取決於腸道菌群組成。DNA如何影響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一向備受關註,但腸道菌群如何影響人們對藥物的反應未受廣泛鑽研。研究團隊接著設計出簡單的核酸檢測,旨在測出糞便中的普拉梭菌(F. Prausnitzii)水平,也就是瘤胃菌中最多的菌種。普拉梭菌水平越低,服用奧格門汀後出現腹瀉的風險就越高。核酸檢測可有效預測病患是否會因奧格門汀而腹瀉,研究團隊也能進一步研發臨床檢測,更好為病患開出合適藥物。

研究團隊希望能展開臨床試驗,調查瘤胃菌中的一些菌種是否能用作益生菌,讓服用抗生素的病患避免出現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