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據「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本(2025)年7月18日於臉書貼文表示,「電動車附加註冊費優惠計畫」(EV Early Adoption Incentive,簡稱EEAI)即將在本年底到期,不少消費者提早進場,進而帶動電動車的銷量。6月份星國新註冊的車輛中,電動車占43%,混合動力車占42%。此為本年第二度電動車新車註冊量超越混合動力車,上次是在本年2月份,當時新註冊的5,856輛車中,43%是電動車,39%是混合動力車。
二、 根據LTA網站的數據顯示,本年上半年每月的新註冊車輛中,電動車的占比介於39%至43%,高於去(2024)年同期的29%至35%。截至6月底,星國共有3萬6,023輛電動車,單在6月份新註冊的電動車共計1,985輛。電動車買家可透過EEAI獲得高達45%的稅務補助,補助上限為1萬5,000星幣(1萬1,676美元)。此外,目前購買電動車還能在「車輛減排稅務計畫」(Vehicular Emissions Scheme,簡稱VES)享有2萬5,000星幣(1萬9,460美元)的補助。
三、 LTA與「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去年9月宣布,將收緊VES各等級的汙染物質排放標準,僅有電動車等零尾氣排放車輛符合最高的A1級標準,可享有2萬5,000星幣(1萬9,460美元)補助;一般屬於A2級的混合動力車的稅務補助則從原先的1萬5,000星幣(1萬1,676美元)降至5,000星幣(3,892美元)。目前在星國銷售的電動車品牌已超過20個,其中包括中國品牌東風、紅旗、比亞迪(BYD)、埃安(AION)、極氪(Zeekr)及深藍(Deepal)等。
四、 新加坡電動車代理商表示,許多車主的擁車證(COE)或許明後年才到期,但因不確定星國政府是否會延長EEAI,因此紛紛提早進場,進而帶動近期電動車的銷量。此外,眾多因素預期將持續推動電動車的占比上升,包括:新加坡政府在推行電動車的政策明確;充電樁的數量越來越多,充電變得更方便;電動車的設計前衛,功能亦媲美高端的內燃式引擎車輛;電動車可享有的補助高於混合動力車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