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立「新加坡支付網絡公司」(SPaN),將整合8個全國支付系統,預計2026年底開始運作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6月26日報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及「新加坡銀行公會」(ABS)於銀行公會52週年晚宴中宣布,將共同成立「新加坡支付網絡公司」(Singapore Payments Network,簡稱SPaN),以整合8個全國支付系統的行政與管理,預計2026年底開始運作。
二、    目前,新加坡全國支付系統由不同機構管理,包括:「新加坡結算所公會」(SCHA)管理「快速與安全的轉賬」(Fast And Secure Transfers,簡稱FAST)及「銀行同業財路」(Inter-Bank Giro);ABS負責管理「PayNow」及「電子財路」(eGIRO);MAS及「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負責管理全國共用付款QR碼SGQR。
三、    新成立的SPaN為「非盈利擔保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初創成員包括MAS與星展銀行(DBS)、華僑銀行(OCBC)、大華銀行(UOB)、花旗銀行(Citibank)、滙豐銀行(HSBC)、馬來亞銀行(Maybank)及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等7家銀行。
四、    SPaN將組建董事會,負責為公司成立至開始營運提供指導,確保該公司擁有良好的治理且與其策略目標一致。11名董事會成員包括2名來自MAS的高級代表、5名來自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代表,以及4名來自業界的獨立董事。
五、    此外,MAS及ABS將於7月底推出兩項「電子延期付款」(Electronic Deferred Payment,簡稱EDP)方案:EDP及EDP+,以支持電子支付轉型,目標是在2026年底停止使用企業支票。
六、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亦為MAS主席)於ABS晚宴致詞時表示,將所有支付系統整合為統一的治理架構,可促進銀行與支付業者更有效的合作提供基礎,並推動支付產業進一步創新。顏副總理對銀行業界的其他建議包括:
(一)    為星國中小企業提供臨時營運資金與融資:協助其渡過關稅戰的影響,並趁此機會開拓新市場,加深與客戶的關係;
(二)    密切關注高齡人口的需求:ABS將成立專責小組探討如何提高對高齡者服務的便利性及包容性;
(三)    促進低碳轉型:新加坡永續金融協會將推出「新加坡—亞洲分類標準指南」(Singapore-Asia Taxonomy,SAT),制定一份清晰、一致及可信的指導方針,推動有效的氣候融資,以支持綠色及過渡融資。
七、    華僑銀行總裁黃碧娟指出,銀行業致力於為人口結構的變化做準備,但須給予民眾更多時間掌握數位科技,因此非數位化的替代方案仍然重要,例如:電子賬單已被廣泛使用,但銀行仍將保留紙本賬單給需要的民眾。此外,去年星國因詐騙而損失的金額至少11億星幣(8.6億美元),截至本年5月底,銀行業已協助客戶將約290億星幣(227.5億美元)的存款使用Money Lock功能「鎖住」,以防詐騙。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