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7月19日報導引述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調查報告顯示,東南亞銀行刻正進入關乎生存的轉型階段,業務盈利成長不能再單靠傳統的利息收入,倘能有效擴展「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應用的銀行,未來3年有望實現高達三成的生產力提升、600個基點的收入成長,以及300個基點的股東回報率改善。不過,真正有能力實現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驅動業務重塑的銀行,僅占亞太區域的10%。
二、 前揭報告相關重要內容綜整如下:
(一) 東南亞銀行盈利成長已顯現出轉型成果。以新加坡銀行為例,2024年盈利成長10%,主要是由於非利息收入成長16%所推動,已遠超過淨利息收入的3%增幅;
(二) 消費者行為悄然改變,超過四成的東南亞客戶已選擇數位銀行作為主要或次要的服務渠道,八成以上客戶更盼使用人工智慧助手來管理個人財務;
(三) 人工智慧不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成為新的成長槓桿。東南亞銀行對5大關鍵業務環節投入最高,包括:反欺詐管理、支付、投資顧問、客戶盡職調查,以及信貸審批;
(四) 人工智慧技術刻正引領銀行探索數位孿生、智慧代理、自動化文檔管理等全新應用場景;
(五) 「信任」始終為金融科技創新的隱形邊界。六成左右的東南亞消費者對隱私保護感到擔憂,七成對個人數據安全表示不放心。對此,埃森哲提醒,人工智慧應用的前提是建立客戶對銀行的信任。
三、 埃森哲表示,整體而言,面對盈利結構重塑與科技生態的再造等雙重變革,東南亞銀行既要把握人工智慧浪潮帶來的效率與服務升級商機,亦需直接面對監管與信任的挑戰。這場人工智慧主導的銀行業轉型,不在於「取代」而是在於「創造」。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