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6月19日報導指出,由於培植肉等新興食品日益普及,為協助各國更完善的檢測新型食品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推出新的綜合性食品風險評估及營養價值測試系統。
二、 上述新的測試系統「NAMs」(New Approach Methodologies,簡稱NAMs)首先將利用大數據篩查及評估食品的潛在風險,再使用模擬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物檢測儀器測試過敏原,最後以器官晶片檢測毒性。該程序可大為減少依賴動物實驗評估及檢測食品風險,既可大幅縮短檢測時間,亦可節省成本。
三、 在「NAMs」基礎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及世界衛生組織將開展為期3年的合作與研究。未來將針對培植肉、功能食品、精密發酵產品(precision-fermented products)等新型食品制定技術指導及應用架構,協助各國更好的採納此新系統,因應新型食品產業的發展需求。世界衛生組織亦將使用「NAMs」作為全球標準化食品監管架構的參考模式之一,以更統一的標準評估全球的食品風險。
四、 新加坡「未來食品安全中心」(Future Ready Food Safety Hub,簡稱FRESH)主任陳維寧教授指出,新型食品在製造過程中可能帶入或產生黴菌毒素等有害物質,因此安全檢測至關重要。該中心於2021年由新加坡食品局(SFA)、南洋理工大學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聯合成立。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