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加坡人力部(MOM)部長陳詩龍本(2025)年4月29日發表五一勞動節談話時表示,新加坡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貿易緊張局勢,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瀕臨崩潰,全球主要經濟體已實施新的關稅制度,預計更多報復性措施將接踵而至。
二、 隨著貿易及投資所受干擾日益加劇,就業及收入面臨更大壓力,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新加坡難以倖免。在瞬息萬變的全球格局中,堅定維持「勞、資、政三方協商合作模式」較過去更顯重要。
三、 陳詩龍部長指出,過去新加坡「勞、資、政三方協商合作模式」的成就,包括下列3項:
(一) 為低薪勞工取得實質薪資成長:2019年至2024年,收入處於最低20%的勞工實際薪資成長5.8%,高於中位數勞工的3.56%。此顯示透過「漸進式薪資模式」及「就業入息補助計畫」等措施,低薪勞工收入持續提升;「就業入息補助計畫」亦將在2025年起加強,進一步協助低收入勞工積累退休儲蓄。例如外送平臺員工,星國是全球最早為該族群提供保障的國家,相關員工已納入「公積金計畫」(CPF),並適用涵蓋工傷賠償及代表權的法律架構,既可維持工作的靈活性,亦使員工獲得更好保障;
(二) 提升工作安全保障:2025年年初,新加坡國會透過「職場公平法令」,進一步強化反對職場歧視的立場。該法令與「公平雇傭勞資政守則」相輔相成,保障公平、和諧的職場環境;
(三) 協助維持競爭力:支持勞工提升技能及企業轉型並行。尤其,協助企業轉型及維持靈活性是創造更多優質工作、提高收入、確保全民共享成果的唯一途徑。
四、 陳詩龍部長強調,隨著來自各利益群體的壓力不斷增加,維持「勞、資、政三方協商合作模式」更具挑戰;但真正的夥伴關係不是在風平浪靜時建立,而是在風暴中經得起考驗。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