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長蕭振祥表示,星國5年內將加快部署無人車,緩解公車司機短缺的問題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一、    新加坡交通部代部長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蕭振祥表示,為克服公車司機短缺的問題,星國擬於未來5年內,加速擴大使用無人駕駛車輛,為居民提供更多選項。未來上班尖峰時間,民眾可搭乘無人駕駛小型公車或休旅車,從住家前往交通樞紐,再轉搭地鐵至目的地;離峰時段亦可搭乘無人車至小販中心、綜合診療所及民眾俱樂部等鄰里設施。
二、    蕭振祥部長強調,無人駕駛車可有效地克服公共交通業飽受人力短缺的問題,徹底改變該行業發展,進而推動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隨著交通模式增加,民眾對私家車的看法可能出現改變,連帶影響擁車證(COE)的需求。無人駕駛車實施初期階段,將有安全操作員隨行,在發生任何情況時,可即時停止車輛繼續行駛。
三、    新加坡自2014年開始測試無人車,近年發展步伐有所提升。2019年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宣布,逐步將無人車測試範圍擴大至整個西部地區,讓可供試驗路段增加4倍(逾1,000公里)。
四、    2021年,新加坡國會三讀通過公路交通(修正)法案,將原定於2022年到期的無人車監管沙盒延長至2027年8月,使相關企業有更多時間及機會在境內發展及測試無人駕駛科技。
五、    2024年8月,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為創建無人車監測系統招標,並於2025年1月就無人駕駛公車服務試驗計畫,向業界徵求營運提案。日前該局及市區重建局(URA)亦聯合發布「新發展項目上下車處設計指南」,內容包括對未來無人車普及化或出現的情況提出設計建議。例如,安全柱不應採用鏡面或光亮表面,以免對無人車造成干擾等,確保上下車處的設計適合無人車運作。
六、    蕭振祥部長指出,無人車技術已相當成熟,美國舊金山及中國廣州等城市已能電召無人車。未來5年,新加坡將有很多無人車,預期將先從境內組屋區的固定路線開始使用,一旦全面採用無人車,民眾的開車習慣將明顯改變。
七、    針對無人駕駛車輛將如何影響點對點交通服務業,蕭振祥部長認為,計程車及私召車的行駛路線是動態的,而無人車主要提供固定路線的點對點服務,短期內可強化交通系統,不一定會對點對點交通服務業帶來競爭。長期影響則視該行業如何演變,一旦無人車可獨立安全上路,政府將輔導協助計程車及私召車司機轉職,此與地鐵改用無人駕駛列車後,協助地鐵駕駛員求職相同。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