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自簽署《巴黎協定》後,積極提出多種減碳政策,例如提升再生能源及綠能比例、發展碳信用交易、減稅鼓勵購買電動車並廣設充電站等,力求2050年達到「碳中和」。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簡稱WB)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碳排放量持續增長,2019 年碳排放量為25萬3,270公噸,比2018年增加3.6%,人均排放量為7.2公噸。隨著馬國政府簽署《巴黎協定》,近年政府及企業亦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減碳納入營運決策,期盼於2030年達到碳排放量減少45%,2050年成為碳中和國家。
稅收融資補貼 提高再生能源占比
節能減碳已是最受國際關注的課題之一,馬國政府亦積極推動綠色能源政策。根據新上任的天然資源、環境及氣候變化部(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部長Nik Nazmi Nik Ahmad表示,雖然馬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占全球的0.7%,但政府將堅定不移的維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平等,並依據CBDRR原則(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ective Capabilities)將優先處理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簡稱NDCs)路線圖和長期低排放發展策略(Long-term Low Emissions Development Strategies,簡稱LT-L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