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與永續發展 臺灣手工具產業轉型升級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無論是非電動或電動手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均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從個人用螺絲刀、鉗子和扳手維修家具,到水電師傅用的電鑽、電螺絲刀,都不可或缺。

臺灣是全球手工具製造大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聚落,85%產品外銷、國際貿易依存度高。超過7成的業者集中在中彰投地區,加上上游如中鋼、豐興的鋼材, 以及鍛造、熱處理和電鍍等協力廠,讓臺灣能製造出中高階手工具,行銷世界各地,並在全球市占率位居世界第一。

2024年第四季臺灣手工具出口較2023年同期成長3.6%、全年出口金額突破千億新臺幣,美國、中國大陸、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是前五大出口市場,出口額普遍增長。預計近期歐美的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刺激房地產需求,2025年臺灣手工具產業有望再迎來曙光。

國際手工具產業目前是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DIY、修繕、工業及車用等市場需求暢旺,但臺灣面臨中國大陸、越南出口的低階產品前後包夾,必須轉向專業級和工業級市場,專注於中高階產品,積極以「少量多樣」的方式滿足客戶需求,並從OEM轉型升級為ODM,在高階專業級產品上持續優化,以保持競爭力。此外,為了應對客戶對淨零碳排和ESG的需求,業者也開始使用環保包材,推動綠色轉型。

本期封面故事,將就臺灣手工具在轉型升級、擴大國際市占過程中,如何透過生產智慧化、研發精準化、節能減碳化,以及未來透過協作機器人作生產幫手等四大層面,深入剖析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手工具市場,如何開創屬於臺灣的一片新天地。

經貿透視雙周刊社長 張曉茜

【 閱讀更詳盡內容,請參閱經貿透視雙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