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024年新創企業將再掀起破產及併購浪潮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134010051號
 

根據數據服務公司Startupdetector的調查,2023年德國共有297家新創公司申請破產,較2022年增加65%,亦比2021年增加33%,創下新高紀錄。新創公司協會(Start-up Verband)執行長Christoph Stresing表示,對於德國的新創公司而言,2023年並非好年份,且目前尚未看到好轉跡象。專家預測,今年破產的數量恐怕將持續增加。

Ypog律師事務所Frederik Gärtner解釋,若過橋融資(bridge loan)用完、現有股東不注入任何額外資金且沒有新投資者加入,將再掀起新一波破產與整併浪潮。去年,歐洲投資者投入新創公司的資金平均較前一年減少45%。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審查時間拉得更長。不受景氣影響的商業模式相對較容易獲得資金。

通常投資者會試圖透過過橋融資或其他暫時解決方案,維持其投資組合中各公司的正常營運。但在去年,多數投資者已暫停繼續注資。新創公司協會Stresing執行長表示,由於整體經濟情勢不佳,特別是利率上升及通貨膨脹帶給新創公司重大的挑戰,影響新創生態系甚巨。

另雖然新創企業併購交易數據尚未公布,但根據數據供應商Pitchbook的資料,2023年德國整體併購交易約1,514筆,較2022年下降17%,交易金額約1,370億歐元,下降35%,表示買家願意拿出的錢顯著減少。從目前僅有的前3個季度資料觀之,新創企業併購的全年數據似乎不比整體併購市場佳。

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多數新創公司均以高估值籌得大量資金。然而疫情過後,由於利率上升、通貨膨脹及全球經濟疲軟,雖然新創公司仍期望以高價出售,但顯然買家並不買帳,併購交易因此大幅滑落。

然而Dealcircle創辦人Hesselmann表示,許多新創企業已經準備接受新創併購市場已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事實。再加上多數新創企業的帳上現金幾乎用罄,當裁員與其他削減成本的撙節支出方式、過橋融資或其他借貸選項用盡後,由於當前資本市場環境下,IPO幾乎不可能,新創企業家將不得不選擇出售或併購。因此,許多專家預計2024年將會有更多的併購交易。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