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續交通」的框架考量下,德國市場對電動交通運輸與自動化車輛持續保有高度需求。德國聯邦政府早於2018年時即設定目標,今(2022)年以前有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此一目標今年初即已明顯達標 - 2022年1月在德國已有超過118,6萬輛電動汽車,官方因此已著手為下一階段的發展里程與基礎建設做準備。
德國政府陸續推出的扶持政策,對德國電動汽車產業與市場的發展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從研發單位、汽車製造商,到公司行號與一般消費者,均能從官方的各項研究獎勵、購車優惠與減稅補助計劃中多所受益。以下分項條列說明相關政策:
1. 法令環境
• 歐盟已決議未來禁止內燃機汽車上市,歐盟自2035年起只允許碳中和、零排放的新車上市,這表示汽油與柴油內燃機車輛在歐盟市場上將沒有出路,惟具體措施以及特別情況尚待討論,例如:使用合成燃料(e-fuel)的內燃機汽車、或是救護車等輕型商用車的豁免等。另一方面,歐盟開始實施「車輛通用安全法規」(Vehicle General Safety Regulation),在歐盟自動化及無人駕駛車之法律框架下,訂定強制性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技術標準。
• 德國聯邦政府新訂立2030年達到1,5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的目標。為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並配合充電需求,官方並規劃在2030年前設置至少100萬座公共充電樁。依據德國網絡署(BNetzA)資料,截至今年9月止,德國境內電動汽車的充電座約有57,231具、快充有11,044具。充電槍規格以歐規通用的IEC 62196 Type 2為主流,且以22-45 kW快充為大宗。一般來說,1個充電座供應10輛電動汽車的比例才合宜,充電點密度配置良好方能撐起基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