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Statistisches Bundesamt, www.destatis.de)
文號:1134020010號
本週日(2月4日)為2024年「世界癌症日」。德國聯邦統計局特於2月2日發布系列德國與癌症相關統計數據(資料統計至2022年底),供民眾參考。
聯邦統計局資料顯示:癌症目前位居德國常見治療原因第4位。癌症患者住院接受治療時間占整體住院時間約8%。癌症係繼「循環系統疾病」(Krankheiten des Kreislaufsystems)之後德國人第2大死因。德國癌症尤以肺癌(Lungenkrebs)與支氣管癌(Bronchialkrebs)最為普遍。
2022年度,約有140萬(1,404,223人)癌症患者住院接受治療,住院癌症治療人數降至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與2021年度以COVID-19疫情高峰期為特徵的一年相比,2022年癌症相關住院人數下降約2%。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預防、護理及治療方面的改進。惟同期住院治療總數幾乎維持不變(+0.3%)。
癌症也是2022年第4大最常見的住院原因:所有住院治療的8.2%是因為癌症。前3大住院疾病種類分別為,循環系統疾病(15%)、受傷、中毒與其他原因(10%),以及消化系統疾病(10%)須住院接受治療。
60至79歲的族群因癌症而住院治療比例最高。2022年,超過一半(54%)的癌症患者屬於這個年齡層。五分之一(20%)的癌症患者年齡在40歲至59歲之間,另外20%的患者年齡在80歲或以上。年輕人接受癌症治療的機率明顯較低:只有5%的癌症患者年齡在40歲以下。
2022年所有癌症患者中,診斷為肺癌及支氣管癌(12%)、大腸癌(10%)、乳癌(9%)、皮膚癌(8%)與膀胱癌(7%)的患者最常接受住院治療。在廣泛傳播的癌症中,肺癌及支氣管癌的住院治療量與前一年相比下降幅度最大(-4%)。少數癌症病因則有增多現象,如皮膚癌住院:同比增加3%。
隨著癌症預防、護理與治療的改善,復原的機會也有所增加。德國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在20年內增加:2022年,有231,500人死於癌症,而2002年約為21萬人。然而,這種增加通常也可歸因於人口老化。同期癌症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卻有所下降:從2002年的25%下降到2022年的22%。
及至2022年,癌症續居德國第2大常見死因,僅次於循環系統疾病(358,200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34%)。死於癌症的人中有54%是男性,46%是女性。癌症是40至74歲族群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該年齡層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死亡(35%)是因罹患癌症造成。
與歷年情況近似,癌症相關死亡最常見的原因是肺癌與支氣管癌,死亡人數達45,200人。僅該類癌症即占2022年癌症相關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20%)或總死亡人數的4%。癌症相關死亡最常見的原因還包括大腸癌(24,300例死亡)、胰臟癌(19,200例)、乳癌(19,100例)及攝護腺癌(15,600例)。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