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珍珠奶茶強勢回歸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珍珠奶茶在大約十年前在德國被認為致癌並從市場上消失後,最近透過社群媒體建立了新形象並找到了回歸市場的路,甚至還說服了一些星級主廚為它發聲。自2019年起開始有零星的珍珠奶茶店重新開張,短短兩三年內愈來愈多茶店跟進,其中有台灣連鎖鹿角巷,還有在第一波熱潮中就已經擁有許多家連鎖店的Comebuy和柏林BoboQ。

珍珠奶茶在德國尤其受到亞洲年輕消費族群的歡迎,目前在大城市到處可見到新開張的珍珠奶茶店門前排起長長的隊伍,幾十分鐘的等待時間很常見,以柏林疫情期間開張的鹿角巷為例,等待隊伍甚至排到下一條街,這個現象在慕尼黑、漢堡和杜塞道夫其他大城市也不例外。 

在珍珠奶茶消失的這十年中,取而代之的是冰沙或冷凍優格,這次珍珠奶茶能夠強勢回歸還得歸功於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網紅的造勢活動成功地吸引了消費者前來打卡,鮮豔的顏色也正好符合社群媒體上的炫目美學,創造了特殊的網美文化,可以選擇各種茶品、果汁、甜度和珍珠也給了消費者一種客製化飲品的感覺,都有助於珍奶在消費市場中迅速崛起,而疫情期間的外帶文化也未抑制珍奶的發展。

珍珠奶茶源於台灣,先在日本和韓國流行起來,於90年代後期抵達西方世界首度在美國加州登陸,今天與日本動漫和韓流共同在歐洲掀起一股亞洲流行文化熱潮,也互相帶動亞洲流行文化在歐洲的影響力。台灣珍奶供應商Possmei 2020年在歐洲的營業額整整翻了一倍,預計這一趨勢還將持續幾年。

瑞士廚師Tanja Grandits、奧地利廚師Margot Van Assche、美國名廚兼餐廳老闆Thomas Keller都曾選擇木薯珍珠作為其創作菜單的食材,即使目前德國仍舊有關於珍奶熱量太高和塑膠杯不夠環保的討論,但總算是洗刷了當年食安問題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