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淘汰核能發電後首月電價未上漲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資料來源: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24050056號
 

能源管線主管機關「德國聯邦網絡局」(Bundesnetzagentur, BNetzA)副局長Barbie Kornelia Haller於2023年5月15日受訪時指出,德國於關閉最後3座核電廠一個月後,市場整體電價於4月15日至5月15日間呈下行趨勢,顯示廢核對於全德電價影響微小。究其主因,在於核能發電量之減少受其他影響抵銷,特別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持續升高。惟H副局長坦言,廢核對整體電價之影響,或許需要在更長的時間後(例如一、兩年)予以檢視與評估。

德國著名研究機構Fraunhofer太陽能系統中心(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 ISE)研究員Bruno Burger認為,倘以全歐電力總生產量衡量,德國廢核影響可謂微乎其微。氣候變化以及德國對鄰國電力之供應,均較關閉3座核電廠之影響更大。德國最後3座核電廠每年發電量約30太瓦時(terawatt hours),其中三分之一已因法國核電廠產能恢復,德國不必於2023年協助供電,其餘三分之二發電量則可完全以額外之風能及太陽能裝置替代。

德國於2023年4月15日正式關閉核電廠前,反對廢核者曾大聲疾呼,廢核將導致電價飆漲,對於一般家庭,特別是中低收入戶帶來更大壓力,相關警示似未成真。但亦有能源專家警告,再生能源發電量通常在春季表現較佳,但於冬季則可能大幅降低,屆時市場電價走勢仍須密切觀察。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