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德國經濟研究機構(ifo)、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24030056號
歐盟執委會於2023年3月15日提出「關鍵原物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淨零工業法」(Net-Zero Industry Act)、「歐洲氫銀行」計畫(European Hydrogen Bank)數項提案,期提升歐盟產業長期競爭力,儘管德國政府已在第一時間表態支持,但指標性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機構」(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forschung, ifo)於2023年3月21日向聯邦財政部(BMF)發布之報告建議,為減緩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之衝擊,歐盟應避免與美國進行產業補貼競賽,否則得不償失。
ifo主席Clemens Fuest指出,歐盟倘以補貼方式與美國競逐關鍵產業投資設廠,特別係電動車電池或太陽能儲能裝置等發展中技術,將可能錯置有限資源,甚至自毀長城。Ifo研究員Niklas Potrafke認為,歐盟應轉而對研究、開展創新技術、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提供具有競爭力之財務補助。渠亦建議歐盟應捍衛自身權益,針對美國IRA法案中具有保護主義色彩之措施,要求美國進行談判解決,以有效減緩衝擊。
ifo表示,歐盟已祭出「Fit for 55」等氣候保護計畫,後續應善用尚未擘劃之有限財務資源,彌補自身產業政策之劣勢。例如:為達成廉價與可靠的能源供應市場目標,歐洲需要進一步整合各國能源市場與能源管線、強化再生能源與核能之拓展,並促進相關領域之研究創新。Ifo呼籲歐盟應建立嶄新行政管理框架,有助能源市場出現平臺經濟,俾使一般家庭與企業可同時扮演能源消費者與生產者,將能源轉型效益雨露均霑於產業及普羅大眾。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