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大陸新型行動通訊技術5G-A的規模商用已經廣泛鋪開。與此同時,隨著由中國大陸運營商主導研究的全球首個第六代行動通訊技術(以下簡稱“6G”)場景需求標準獲得通過,多項6G關鍵技術也正在從實驗階段進入到實踐階段。
新型通訊“照進”現實
在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八一鋼鐵”)生產廠區,現代化的資訊基站拔地而起,光纖穿越戈壁,實現了資訊的瞬間傳遞。這座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鋼鐵工廠,已成為大陸“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典型代表。公司未來將繼續探索鐵水無人運輸和機車無人駕駛等應用場景,並逐步在烏魯木齊和伊犁等地推廣。
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新疆聯通通過5G軌道吊遠程控制應用、園區數位孿生升級等手段,緩解了原有的網路和用工兩大壓力,工人不再需要頻繁地爬上吊車施工。新一代行動通訊將提升物流樞紐中轉速度及流程追蹤准度等。
位於新疆伊犁的伊犁慶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慶華能源”)的露天礦山,依託中國電信在礦區建設的數座5G基站,慶華能源引入了無人駕駛和遠程控制,操作員坐在距離礦坑3公里的空調房間裏,就可以遠程操控機械設備完成工作,達到礦山剝離作業的“採裝、運輸、排土”全流程管理與自主作業。
瞄準6G聯合攻堅
5G向6G商用過渡,需要進一步解決頻譜資源擴展、能源效率提升、用戶設備功耗管理、網路切片的深化應用、高精度定位服務、非地面網路整合、全雙工資訊技術等多個關鍵問題。這需要資訊技術、材料科學、能源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創新和合作。據瞭解,目前大陸多家資訊、科技企業與科研機構正聯手攻克這些難題。
三大運營商在今年上半年已在超280個城市進行5G-A商用部署,推出低空經濟、智慧能源等九大應用,並與華為、中興通訊等聯合推進在6G智能體系統創新、標準制定及產業試點應用等多領域的協作。
通宇通訊、震有科技等多家企業在6G、衛星資訊等方面已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與此同時,6G產業的“參與者”也與日俱增。天眼查數據顯示,僅2024年前9個月,6G產業鏈新增相關企業7.7萬家。
專家表示,中國大陸企業目前正在聯合攻關6G領域的網路架構重建、關鍵應用挖潛、通算融合標準化、降低功耗、如何支撐AI業務等難點。可以重點關注基站建設、指揮調度系統、衛星導航資訊、物聯網模組等領域產業空間。
5G加速與各領域深度融合
從1G模擬技術起步,經過2G數位技術、3G和4G的快速演進,步入5G、5G-A,歷經數十年發展,中國大陸的行動通訊產業每一次技術迭代都伴隨著資訊速度和品質的顯著提升。
僅以專利而言,根據大陸工信部數據,目前,大陸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達到42%。大陸在5G-A國際標準中牽頭專案數及標準提案數占比超過30%。
在6G的戰略佈局與技術研發方面,中國大陸也“跑”在前列。《全球6G技術專利佈局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陸6G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約40.3%,位居第一。
從迭代上看,5G網路雖然已經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速度和連接穩定性,但在高速率、感知等領域的高級應用上仍有局限。5G-A的網路能力比5G可以實現5倍至10倍提升,實現了毫秒級的超低延遲等,能夠滿足智能網聯汽車的駕駛需求、裸眼3D等應用。隨之而來的6G技術,將進一步超越5G-A,實現超高速率、近乎即時的資訊等,實現資訊與感知、計算、控制的深度結合,與衛星、高空平臺、無人飛行器等空間網路相互融合,從而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的資訊網路。
目前,中國大陸行動通訊業已經步入從5G向6G快速迭代發展的“黃金10年”。下一個五年,是5G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五年,也是5G向5G-A進而向6G演進的關鍵五年。
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預計,5G商用五年來,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兆元人民幣。5G-A有望迎來數兆元市場規模。到2030年,中國大陸6G市場規模將達到1.3兆元,成為全球最大的6G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