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潮流篇》 出奇制勝打進國際 征服全球味蕾 手搖海外市場開枝散葉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由於進入手搖飲產業的技術門檻低、投入成本不高,因此不斷有新進者投身,更有多家知名連鎖品牌成功插旗海外市場開枝散葉。

在1980年初期開始爆紅的泡沫紅茶店,是許多人對於青春少年期的共同美好回憶之一,並引領往後數十年臺灣手搖茶飲業蓬勃發展,與品牌快速迭代的獨特產業文化。由於進入該產業的技術門檻低、投入成本不高,因此不斷有新進者爭先恐後投身該產業或自創新品牌,至今全臺手搖飲品牌已超過30個,開店數更是已超越超商數高達2萬7,000多家。其中更有多家知名連鎖品牌成功插旗海外市場開枝散葉。此外,在全球產業普遍面臨缺工及數位轉型浪潮席捲下,手搖茶飲業也必須加快腳步,促進產業升級以因應「茶飲產業2.0」新潮流。

市場高度競爭 品牌快速求新求變

依據時事網路大數據分析網站「Daily View網路溫度計」最近3個月(2022年11月18日至2023年2月15日)對於手搖飲品牌網路聲量的排名調查,前10名依序為五桐號、阿娘喂!廖老大茶坊連鎖、50嵐、清心福全、麻古茶坊、春水堂、迷客夏、可不可熟成紅茶、一沐日及大苑子。其中春水堂為屹立市場40年的長青老牌、五桐號及阿娘喂!廖老大茶坊連鎖則是近年才出現在市場的新創品牌。

如果依照開店家數來看,排名前五名的品牌則依序為清心福全約950家、茶之魔手約500家、50嵐約400家、鮮茶道及CoCo都可皆約300家,其他仍有許多在後追趕的品牌,也都開設有百家分店的競爭實力,由此即可以看出臺灣手搖飲市場的高度競爭特性。

各大品牌為求能夠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力與市占率,莫不挖空心思在產品口味上力圖求新求變,期盼能與競爭對手作出明確市場區隔性,像是大苑子與迷客夏專注研發鮮果茶類產品、麻古茶坊與貢茶推出奶蓋茶系列、清原專注芋泥飲品開發、一沐日則是主打粉粿作為產品新素材。其他還有一些品牌業者則是開始強調回歸至茶飲的單純本質,加強注重茶葉、鮮乳及原物料的嚴格控管與把關。

特色商品 喚起顧客品牌記憶

然而由於市場上有太多同質性的手搖飲,加上消費者喜新厭舊的速度太快,所以由每波新飲品炒熱的潮流,並無法延續太長的周期,因此品牌廠商仍需要打造出專屬於自家的特色商品或長青商品,才能夠成功塑造品牌印象及培養顧客長久忠誠度。檢視現今仍屹立在市場的長青品牌,大多是以穩紮穩打方式逐步拓展市場,並嚴格把關每項生產環節與食材安全,力求產品品質與產品形象的穩定性。對於用心經營的品牌業者而言,像是疫情爆發的大環境危機,反而是品牌能否耐得住考驗的最佳時機。

為了能夠在高度競爭的市場冒出頭並成功炒作熱話題,有些品牌開始嘗試在店面與產品設計上追求整體視覺的饗宴,像是可不可熟成紅茶就與經典卡通Snoopy及電動機車品牌Gogoro跨業合作推出聯名商品、清心福全與國產片《當男人戀愛時》合作推出聯名包裝及商品、迷客夏與插畫家Duncan聯手合作等。

還有一些新創品牌則是大打明星網紅牌,以拉抬品牌聲量,像是可米小子前成員張庭偉(Peter)的萬波、YouTuber滴妹的再睡五分鐘、藝人ㄚ頭的不要對我尖叫、藝人陳零九與女星陳珮騏合創的九茶等,確實吸引了許多粉絲為朝聖而前往消費,或帶動一波波的加盟熱潮。

當手搖茶飲品牌已累積出一定的聲量,再透過與其他品牌的合作及授權,加入餐點或是推出其他的零食商品或禮品,也能夠成功提升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關注度。此外,品牌對於社群媒體的經營通常也能夠達到不錯的行銷成效,即使不是因為購買產品,也會對於品牌經常性的貼文分享,或是粉絲與折扣活動感到高度興趣,因此大幅增加對於品牌的黏著度。

珍奶吸金 外國客戶前來取經

品牌業者在已趨近飽和的本土市場展開肉搏戰已是屢見不鮮,為能夠保持業績長紅,並積極突破市場高度競爭的窘境,許多品牌紛紛走向國際推出跨國加盟連鎖專案,不僅將品牌推向全球,也吸引許多外國客戶前來學習取經。若說珍珠奶茶飲已是紅透半邊天的特色商品可是一點都不誇張,不論是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歐美與紐澳都已可見到許多海外市場的加盟合作夥伴。像是早期就已前往海外拓展市場的日出茶太,海外開店遍及六大洲共約有1,200家店;在中國大陸市場大受歡迎的快樂檸檬,全球也已開設超過1,100家店,並以擴展美國市場為下一階段的目標;歇腳亭則是成功揮軍美國市場,開店數已突破350家;天仁茶業的「喫茶趣」與 CoCo 都可茶飲等,海外店數皆已多過國內店數。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調查,全球珍珠奶茶產業營業規模仍是每年持續成長,估計至2027年有機會超過43億美元。除兩岸市場外,歐美、東南亞及中東等市場,也都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在某些東南亞國家城市,珍珠奶茶的價格甚至已高過星巴克咖啡,卻仍然見到絡繹不絕的排隊購買人潮,顯見臺灣飲品確實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實力。

早期前往泰國市場布局的品牌有KOI(50嵐子品牌)及CoCo都可,後進者則有一芳、歇腳亭及老虎堂等品牌。珍珠奶茶也成為新加坡年輕客群的新時髦飲品,在星國許多地鐵站旁的商場甚至機場,都可以見到臺灣品牌連鎖店,老牌天仁茗茶及茶湯會都已進軍至星國市場。而在以穆斯林客群為主的馬來西亞市場,珍珠奶茶飲也同樣掀起陣陣旋風,排名前10家的手搖飲品牌就有8家是來自臺灣,並以鹿角巷、50嵐和日出茶太等品牌表現最優。此外,珍珠奶茶也在馬國引發清真認證(Halal)及健康相關的熱議題。

百家爭鳴 協會助創業者慎選品牌

由600多家廠商2,000多個品牌組成的社團法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其中有超過50%的會員廠商是來自餐飲業,現任理事長吳永強表示該協會成立的目標及宗旨,即是為加強促進同業的交流觀摩與共同成長,並透過展覽平臺輔助新創業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加盟產業與品牌,大幅提高創業成功率。此外,與政府對接辦理各類培訓課程如店長培訓、英文簡報、海外拓銷技巧及法規宣導也是該協會輔助企業與人才成長的重點工作項目。

早在20多年前,即引進婚宴一條龍服務與歐式婚宴等創新概念至臺灣市場的吳永強夫婦,可被視為是婚宴服務市場的開路先鋒,由其所創立的青青婚宴文創集團在過去服務了無數對新人,並協助打造客製化婚禮。他說人生上半場已是卯足全力為自己的事業打拚,所以人生下半場就期盼將過往的創業經驗,傳承與分享給其他新進創業者,這也是促使他接任該協會理事長的主因。

談到近幾年因為疫情衝擊導致的原物料上漲及缺工缺料等現象,促使許多業者必須加快數位化轉型,所以他認為這些有總部在後面強力支援的加盟業者是比較幸運的,因為透過加盟集團的規模經濟不但壓低原物料採購與數位化的成本,還因此吸引更多創業者加盟加入,形成集團發展永續經營正循環。而在全球一片淨零碳排呼聲中,該協會也積極迎合潮流新建立「CSR採購平臺」及「ESG委員會」,透過加強宣導ESG觀念與落實作法以提升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將更多臺灣優質加盟品牌推向國際舞臺則是該協會與吳永強的願景,所以在2022年9月疫情解封後,隨即領軍數百家廠商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及韓國拓銷市場。除參與國際展覽及連鎖加盟世界年會會議(World Franchise Council,簡稱WFC)外,也針對臺灣連鎖加盟市場現況及未來海外布局發展作詳細簡報,並與各國與會代表進行深度交流。

總部認證 資訊透明篩選優質品牌

自2023年起協會也開始推動「總部認證」機制,藉由訂定標準化的考核項目,協助品牌總部更加認識自己的強項與不足之處,也讓想要加盟者能夠更進一步與深入理解所欲加盟的品牌,期盼透過該機制的透明化資訊,以大幅減少加盟糾紛,並提高創業成功率。此外,線上數位展覽的辦理也是該協會現階段的重點工作項目。

談到目前手搖飲市場品牌快速汰換的現象,吳永強鼓勵想要投入創業加盟者在做出選擇前應盡量的多聽、多學、多問與多看,像是與品牌加盟總部簽約的合約規範內容、營運商業模式、教育訓練課程、食材供應、研發團隊與創新能力、過往品牌形象與經營狀況等面向都是必須深入了解的,繼而再針對個人手中握有的資金與資源、喜好與人格特質作整體評估。

從吳永強的觀察看來,他認為一個優質的加盟品牌,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獲利能力外,總部能否提供加盟者完全透明公開的資訊,與完整的後備支援服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每年舉辦5場的「國際連鎖加盟大展」,就是想要創業者快速蒐集資訊與學習品牌資訊的最佳途徑。

品牌聚落 加速新創品牌走向國際

根據該協會的市場調查資料,全臺灣目前已有多達80幾個連鎖加盟品牌在全球30多個國家開枝散葉,成果可以說是相當輝煌。吳永強說協助品牌業者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也是該協會重要的任務之一,像是透過僑委會與全球臺商總會合作共同辦理線上線下論壇及媒合會、與連鎖加盟世界年會合作辦理商機媒合會、與外貿協會合作組織臺灣廠商前往海外參展或辦理媒合洽談會,都已是行之有年的推動做法,且成果相當豐碩。

吳永強表示「連鎖品牌產業聚落或品牌村」的推動建立,是他現階段念茲在茲與努力想要達成的新構想計畫,若能將新創品牌與協會共同匯聚在一起,不僅能提供給有意願跨足海外市場的新創廠商一整套的服務需求,更能夠促成新創廠商相互觀摩學習的作用,產業聚落也能夠成為國外客戶來臺洽商的展示中心,這些作法對於新創品牌加速走向國際市場,對於減少走冤枉路與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將具有很大的助益。他也認為找到對的合作夥伴,也是品牌能否成功在海外立足的重要關鍵要素之一。

吳永強說,在他擔任協會理事長任內最企盼達成的3個任務目標,就是推動「總部認證」、「連鎖品牌產業聚落」及協助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成功。他也認為雖然政府已投進許多資源輔導各產業的中小企業做數位轉型,但失敗的比例也是為數不少。因此若是能夠針對不同產業需求,個別設計出可共用的數位應用模式,例如:餐飲業可將顧客訂席、支付系統、點菜系統、CRM系統、BOM表、POS系統、ERP系統及人資訓練資料系統,完整串聯為可共用的數位化模組,個別廠商再依照自己需求增減,將可以大幅提升與加快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腳步。

【 閱讀更詳盡內容,請參閱經貿透視雙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