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自動化論壇 揭櫫智慧製造新思維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伴隨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風起雲湧,已在產業界帶起新一波革命,現今幾乎所有工具機或工控設備業者,皆積極擁抱工業4.0、智慧工廠等新趨勢;惟業者在導入創新技術的過程,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尤其要在不影響現有生產活動之下實踐新技術,即是高難度任務。 為協助業者克服難題,DIGITIMES於日前舉辦「工控自動化論壇」,希冀幫助業者養成「新‧速‧實‧簡」智造新思維,昂然迎接工業4.0應用新局。 本次論壇由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經理梁碩芃率先開講,他表示多數工具機廠亟欲為產品賦予更多智慧功能,為此工研院推出一套可支援各種通訊的VMX智能化機電軟體開發平台,幫助業者加速達成智慧工具機願景。 緊接著由凌華科技、美商遠景科技及泓格科技等業界代表依序演說。凌華科技量測與自動化產品事業處資深產品經理楊家瑋強調,不論工廠現況偏向Brown Field或Green Field,邁向智慧工廠的首部曲都是「數位化」,前者需促使老舊設備連網,萃取有意義資訊,後者則可進一步思考如何透過建模與分析,發揮主動優化功效。 美商遠景科技亞洲區行銷長郁正德說,該公司已協助全球逾200家企業推動物聯網創新,其中Victor從捕鼠器販售轉型為鼠屍清理服務提供,氣體產生器廠商Parker利用感測器監測氣體管路的溫濕度與壓力,發揮預防保養妙效,皆可謂經典案例。 泓格科技副理吳忠賢指出,智動化的基礎源自於前端的採集與分析,故如何藉由總線的建置、設備的聯網,針對前端I/O與設備數據執行準確無誤的採集與後送,著實至關重大。 後半場活動,由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機器人智動化發展處處長蕭仁忠、亞洲物聯網聯盟秘書長劉建志擔綱壓軸。蕭仁忠闡述台灣發展智慧機器人的重要性,並預先揭露該中心研發的彈性混線金屬加工4.0產線,可自動執行上下料、力具長度檢測、加工程式分派、刀具更換,讓人為之驚艷。 劉建志認為,台灣意欲在全球智慧製造浪潮中扮演一定角色,理當集結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工業雲平台,一旦此事有成,其效果會遠比個別業者發展精良設備或CPS(智慧網實系統)更加顯著。   資料來源: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488966_BYTLFSYY5WUSW578ESEVI&cat=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