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衝擊顯現:裁員潮、物價上漲與市場震盪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白宮簽署了具高度影響力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政策,該計畫將對所有進口商品設定10%的基礎關稅,並對特定國家施加更高關稅,其中中國34%、歐盟20%、越南46%、台灣32%。然而,經濟學家與美國貿易夥伴對此計算方式提出質疑,並認為其對市場影響甚鉅。

晶片股受關稅政策拖累大跌

受市場拋售影響,晶片製造業股票於週四(3日)大幅下跌。儘管該產業尚未受到最新關稅措施直接衝擊,但市場擔憂未來將面臨更嚴格的關稅限制。此外,半導體產品主要透過個人電腦等成品進入美國市場,因此科技產品需求減少也影響了該產業。

週四早盤交易時,VanEck半導體ETF下跌近7%,Qorvo與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股價暴跌超過12%,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和Lam Research皆下跌超過7%,輝達(Nvidia)與台積電(TSMC)跌幅超過6%,超微(AMD)則下跌約5%。

前財政部長希望關稅可協商降低

美國前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表示,他認為市場可以適應10%的基礎關稅,但希望更高的關稅稅率能夠透過協商降低。他指出,企業需要時間來調整供應鏈,並警告股市將面臨持續震盪。

取消「低值免稅額」政策 衝擊中國電商

川普政府於週三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取消對中國和香港的「低值免稅額」(de minimis)政策,結束了低於800美元的進口商品免關稅的優惠。這項政策原先讓中國電商如Temu和Shein能以低價商品大量湧入美國市場。該措施將於5月2日生效。

零售業股價重挫

零售業股票在市場動盪中受到嚴重打擊,Target、Nike、Wayfair、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Ugg母公司Deckers以及玩具製造商Hasbro股價均跌至52週新低。零售商將面臨艱難選擇,因為來自中國與越南等國的進口商品將受到高關稅影響,導致鞋類、服飾、玩具與家具價格上漲。例如,越南進口商品將面臨46%的關稅,而該國在2023年供應了美國近三分之一的鞋類產品。

巴克萊(Barclays)零售分析師Seth Sigman表示,零售商難以完全吸收額外的成本,部分價格將不得不轉嫁給消費者。

Stellantis因關稅問題暫停北美工廠生產

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宣布,將暫停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兩家工廠運營,導致約900名美國工人和4,500名加拿大工人被迫暫時失業。墨西哥工廠雖仍開放,但員工將無法生產汽車。

加拿大Windsor工廠將從下週一開始停工兩週,而墨西哥Toluca工廠則將停工整個四月。Stellantis北美負責人Antonio Filosa表示,該公司仍在評估關稅的長期影響,但短期內將立即採取措施減少生產。

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拖累酒店業建設

美國酒店業建設成本因關稅上升約10%。根據Baird酒店分析師Michael Bellisario的報告,新酒店建設原本就因疫情後的成本與利率問題受到影響,如今關稅問題可能進一步導致建設延遲。

受影響最嚴重的酒店業者包括希爾頓(Hilton)、萬豪(Marriott)和Choice Hotels International等。此外,航空業亦受到影響,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股價下跌超過12%,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與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則分別下跌超過8%。

鞋類產品價格上漲勢在必行

美國鞋類分銷與零售商協會(Footwear Distributors and Retailers of America, FDRA)表示,川普的新關稅將推高美國鞋類價格,並導致產品品質下降。

該協會執行長Matt Priest指出,該政策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是「災難性」的,因為美國幾乎100%的鞋類產品依賴進口。2023年,美國鞋類進口來源中,中國占37%,越南占30%,義大利占9%,印尼占8%。

關稅計算方式引發爭議

白宮公布了關稅計算方式,但市場專家發現其公式可能基於貿易逆差與進口總額的比率,這種方法與傳統計算關稅的方式有所不同。此外,美國似乎對貿易順差地區額外施加10%關稅。

汽車關稅生效 產業震盪恐持續

川普政府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但影響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全顯現。由於汽車產業供應鏈遍及全球,即使在美國完成最終組裝,許多零件仍來自海外,因此市場正密切關注未來可能對零件徵收的進一步關稅。

華爾街分析師警告,汽車產業投資者應準備迎接更大的市場波動,汽車製造商與供應商股票恐將持續受到衝擊。

川普宣稱關稅政策「成功」

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宣告「對等關稅」政策取得成功,稱「手術已完成,病人存活,正在康復」,並再次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