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強勢出手!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件徵收25%關稅 引發全球關注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三(26日)宣布,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25%關稅,並強調此政策為「永久性」措施。白宮表示,這將促進美國製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將生產回流美國。然而,業界憂心,依賴全球供應鏈的汽車產業恐面臨成本上升、車價飆升的挑戰。

關稅衝擊:美國消費者與汽車製造商面臨雙重壓力

白宮預估,此關稅將每年帶來1,000億美元的稅收,但汽車製造商警告,這項措施可能導致成本增加,進而影響消費者。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分析,若關稅成本完全轉嫁,進口車價格可能上漲12,500美元,使中產階級與工薪階層更難負擔新車。

目前美國新車均價已達49,000美元,若價格持續上揚,將促使消費者轉向二手市場,進一步影響新車銷售。此外,由於美國車企同樣仰賴國外零件,這項關稅可能對本土汽車製造商也帶來沉重壓力。

國際反彈:美加歐盟譴責 貿易戰恐升級

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國際強烈反彈。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批評此舉是「對加拿大經濟的直接攻擊」,並誓言捍衛國家利益。歐盟委員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則表示,歐盟將採取報復性措施,以保護自身企業與消費者。

歐盟執委會目前正評估影響,考慮對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若美歐貿易摩擦升級,全球供應鏈將受到嚴重干擾,可能推高商品價格並影響經濟成長。

美國政策走向:川普承諾減稅 但恐影響財政收入

為了減輕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影響,川普計畫推出購車抵稅優惠,允許購買美國製造車輛的貸款利息從聯邦所得稅中扣除。然而,專家指出,這項優惠可能抵銷關稅帶來的財政收入,影響美國政府的稅收政策。

此外,川普政府將於4月2日實施「對等稅」(reciprocal taxes),對各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或銷售稅進行相應報復。此舉恐引發全球關稅戰,使國際貿易環境更加緊張。

美國汽車產業面臨挑戰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簡稱BLS),美國目前約有100萬人從事汽車與零部件製造業,較2000年減少32萬人。美國2023年進口近800萬輛汽車與輕型卡車,總值2,440億美元,主要來自墨西哥、日本和南韓,零件進口則超過1,970億美元,主要來源國為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大陸。

川普政府認為,美國汽車業仍有產能可供擴展,並希望透過關稅措施促進本土製造業發展。然而,經濟學家警告,若國際貿易壁壘持續升高,將影響產業投資與消費者選擇,進一步衝擊美國經濟。

隨著4月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全球汽車市場恐將迎來劇變。美國能否成功吸引製造業回流?消費者是否會因車價上漲而改變購車習慣?這項政策的真正影響,仍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