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籲政府採購制度改革:避免系統當機、提升服務品質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針對近期觀光局(TAT)主導的「國內旅遊住宿補助計畫」系統大當機事件,資訊與系統開發領域的技術專家紛紛指出,政府在大規模系統建置與採購流程中存在結構性問題,應全面檢討「以最低標決標」的傳統招標模式,轉向「性能與價值並重」的策略,以保障公共服務品質與民眾信賴。

住宿補助系統當機凸顯採購弱點

本次1.76億泰銖的補助方案,原計畫透過新開發的「Amazing Thailand」應用程式進行登錄,但在7月15日開放第一天即出現大規模系統癱瘓,造成使用者無法順利註冊。觀光局事後公開致歉,並表示系統由2023年成立的 Raventure 公司負責開發,而非過去所使用、由Krungthai銀行管理的「Pao Tang」系統。

雖然TAT表示轉用新系統是為了確保資料主權與整合「ThaID國民身分驗證平台」以強化資安,但民眾與技術專業界對此決策紛紛提出質疑。

專家建議:應重視系統效能與負載測試

一位曾參與多項大型註冊系統設計的業界人士指出,開發能處理大流量的登錄系統,需要具備專業的排隊機制與負載管理設計。他強調:「如果沒有先進的排隊架構,系統就會面臨Timeout、延遲甚至崩潰的風險,這會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位熟悉政府IT案流程的系統工程師也建議:「前端應設計為將使用者請求導入排隊系統,後端再依序處理,避免高峰期請求同時湧入導致系統崩潰。」他並補充,若政府能考慮使用已驗證、具備高效能表現的既有系統平台,或可大幅減少風險。

根本問題:最低標中標制度造成品質折扣

專家普遍指出,目前政府採購制度多採「最低價格標」,導致廠商為壓低成本而在技術規格上妥協。例如,本次系統開發公司 Raventure 僅有200萬泰銖資本額,雖宣稱曾參與「Mor Prom」疫苗登記系統,但規模與技術能力未必足以應對上萬人同時登錄的壓力。

專家建議,應優先考量「性價比最佳」的投標者,並在招標條件中明定:

  • 投標廠商須有處理「每秒至少10,000筆交易」系統經驗
  • 系統上線前須通過完整壓力測試(Load Test)

評選應納入技術權重評比,而非僅以價格作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