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背景
加強製造能力及自主性:墨國已成為美國最主要貿易夥伴,又國家債務占GDP比重為OECD國家較低者之一,政府刻正推動能源自主,強化國營石油公司(PEMEX)及國營電力公司(CFE)產能及財務穩定,以期生產80 %石油國產、56 %電力國產。
總體經濟環境良好:墨國2024年外匯儲備為2,270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31 %,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超過357億美元,出口額超過5,650億美元,皆為歷史高點。負債佔GDP比重在OECD國家中相對較低,財政結構健全,幣值穩固。
計畫重點
經濟發展與工作
提升勞動條件:依據OECD統計,27 %墨國勞工每週工時超過50小時,影響健康及權益,將推動及推動正式就業機會、工時合理及確保最低工資政策有效減少社會較弱勢團體之購買力與社會公平正義。
工業國產化:
-
產業附加價值與競爭力不足:2020年墨國出口產品中,外國企業附加價值約占35%,而墨國企業僅佔9%,目前墨國出口產品價值約有49%是外國原料零件,顯示墨經濟在全球供應鏈波動時的脆弱性,另依據2024全球競爭力指數(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墨國於全球67個國家中排名第56,創新指數則退步至73名,2024年全國專利件數僅11%為墨國人申請案,顯示推動創新發展之必要與迫切性。
-
加強基礎建設:全國公路總長約91.60萬公里,但占全國34 %之不收費快速道路之品質及公路安全不佳,鐵路運輸雖具物流成品優勢,但僅佔陸路運輸量19 %,須續加強物流基礎建設。
-
糧食自主:農漁牧20年來以平均3.4%年增率成長,2024年產量約3億公噸,產值約占GDP 3%,且產值約有66.5 %源自中小企業貢獻,主要生產玉米、紅豆、稻米、小麥、甘蔗、咖啡等,將推動中小企業產品高附加價值及商業化。墨農漁牧產業雇有660萬名勞工,是糧食自主重要根基,將運用科技,透過確保農工健康與環保強化糧食自給自主。
永續發展
-
能源自主:減少國營石油公司(PEMEX)及國營電力公司(CFE)對外國企業依賴,分別以達成80%及56%供給市占為目標,確保石油與電力價格友善,在能源自主同時也逐步降低污染排放,為氣候變遷做出貢獻。
-
水資源自主:墨國過去60年來由於用水量70%的農業用水欠效率,而工業使用循環再生不足,爰人均水資源含量由17,742立方公尺遽降為3,656立方公尺,預計在2030年降為3,285立方公尺,嚴重影響糧食自主及工業用水,又墨國70%河流遭受污染,市級政府民生廢水僅50%經過淨水處理。須推動儲水及輸配水等水利建設。
-
推動供應鏈國產化:聚焦協助中小企業融入墨國供應鏈及參與國際供應鏈。
創新與科技發展
-
墨國於2024年聯合國電子化政府指數之193經濟中排名第65名,將持續加強公共空間之網路建設、政府各項服務與行政流程電子化、政府資訊安全。
-
墨國已降低商業申辦許可程序之時間至82天,但企業法遵成本幾達GDP之1%,諸多不必要程序將有簡化及數位化予以改善之必要。推動數位轉型及保護民眾個資及資訊安全將設立公共資源與分析平台改善政府透明度及各項局策有效性。
-
推動產學創新合作:推動科學技術相關團體設立、推動技術轉移機制並減少對外國科技依賴。
墨西哥計畫(Plan Mexico)目標與做法
該計畫主要係以公私合夥方式促進工業化,推動墨國經濟發展,明訂策略性產業有半導體、紡織與製鞋、汽車與電動車、醫材與製藥、化學與石化、農工業、民生必須品、航太、能源。所訂具體目標如下:
-
墨國擠身全球前十大經濟體;
-
吸引2,770億美元外人投資;
-
創造150萬個工作機會,每年培育15萬專業技術人員進入職場;
-
推廣墨西哥製造標章(Hecho en Mexico)產品;
-
汽車、航太、電子、半導體、製藥、化學等產業提升自製率至少達15%,其他產業達50%自製率;
-
政府採購50%為本國產品;
-
推動墨國電動車品牌Olinia;
-
規劃增加墨西哥製造以減少自中國進口之進口替代措施。主要措施包括:針對高科技及高研發之新投資事業提供25%人員培訓費減免;制定IMMEX4.0(加工出口計畫)大幅簡化申請手續;挹注近240億美元公共投資改善水電設施;設立中小企業基金協助業者以3.5%貸款利率取得融資服務;法規鬆綁。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