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約旦時報報導,由於進口食品和其他商品的價格飆升,埃及鎊於本(2023)年1月11日的交易價格為3月份的一半,貶值意味著在10個月期間對美元貶值約50%。埃及鎊兌美元在國有銀行暴跌至31.95埃鎊,然後略回升至29.8埃鎊兌美元。專家表示,貶值可能會繼續,埃鎊兌美元在平行市場上的交易價格約為35。此前央行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貸款協定的一部分已進行三次干預。
- 去(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埃及經濟受到重創,令全球投資者感到不安,並導致撤出數十億美元。這場戰爭導致小麥價格螺旋式上漲,嚴重影響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的埃及,並對其外匯儲備造成壓力。隨著全球能源價格飆升進一步推高成本,官方通貨膨脹率在12月達到21.9%,食品價格較同期上漲37.9%,給家庭帶來進一步的困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年底批准一項針對埃及的30億美元貸款計劃,條件是永久轉向靈活的匯率制度和逐步降低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時表示,埃及經濟由強大的國家與軍方領導的企業主導,還需要進行廣泛的結構性改革,以減少國家干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46個月提供價值30億美元的貸款計劃,對埃及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僅在2022-2023年的債務償還額就達420億美元。與去年2月的410億美元相比,埃及只有34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其外債在過去十年中增加兩倍多,達到1,570億美元。許多銀行的外幣提取受到限制,信用卡收費也有增加。
- 埃及總理Mostafa Madbouli於本年1月9日指出,政府將削減預算,並宣布暫停具有明確美元成分的新專案。近年來,埃及一直依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海灣盟國的援助。根據評級機構穆迪的數據,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外債違約風險最大的五個經濟體之一。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