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釋出 3791億產業投資清單 國際企業搶灘布局 供應鏈關鍵節點動能強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第三屆中國大陸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期間,四川省貿促會與四川省經濟合作局於北京聯合舉辦「投資四川」國際供應鏈合作大會,不僅全面展示四川產業優勢,更積極深化全球供應鏈合作,吸引國際關注。

四川擁有得天獨厚的投資優勢。其地理位置優越,位處中國內陸腹地,為名副其實的戰略縱深,境內地形複雜多樣,自古以來便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作為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四川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和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及交通走廊,具備極高的戰略地位。此外,四川盆地獨特的地質及地形,蘊藏了豐富的水資源、水能資源、礦產資源和生物資源,全省擁有 132 種礦產,佔全中國礦產的七成,其中 33 種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同類礦產前三,天然氣、釩鈦礦更是排名全國第一。

近年來,四川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大力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且前景廣闊的產業選擇 。在政策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打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18 條」和「16 條」措施、更新換新「22 條」等政策組合拳,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

此次大會上,成都、綿陽、宜賓、樂山等四川境內市(州)分別推介當地優勢產業,不僅呈現四川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差異化發展格局與投資潛力,更發布《四川省產業鏈投資合作機遇清單》。清單中包含 158 個投資合作專案,總金額達 3791.22 億元(人民幣,以下同),為海內外企業提供豐富的合作選擇。現場更簽署能源化工、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展會合作等多領域合作協議,總金額超過25 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西部陸海新通道自廣袤的西部腹地起始,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已然成為一條充滿動能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也為沿線地區打通了開發開放之路。2019 年 8 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印發,標誌著通道建設從地方探索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大陸境內段,多以鐵路為主要運輸方式,價格相對適中。它利用多種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雲南等沿海沿邊口岸出海,已成為內陸地區最繁忙的貿易走廊之一。其開行規模加速增長,累計開行班列數量突破 3 萬列;物流網絡迅速拓展,已有鐵海聯運班列、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 3 種物流組織方式,目的地拓展至 125 個國家和地區的 542 個港口;運營質量穩步提升,貨物品類增加至 1160 餘種,涵蓋電子產品、整車及零部件等數十個大類,班列、班車基本實現「去回平衡」 。而四川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新亞歐大陸橋等國際大通道運輸上,正積極探索更多元高效的多式聯運模式、沿線相互支持的新物流模式,進一步鞏固產業鏈與供應鏈。

整體來看,四川正積極打造國際供應鏈關鍵節點,憑藉自身投資優勢,吸引外資深化布局,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