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護國神山又起 無人機產業鏈展現國家韌性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文章來源:全球防衛雜誌 4月號 第464期

無人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英國為消滅敵軍研發了無人駕駛的空中炸彈,因技術不足最終未能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入大量資源研發無人機,成功地以無人機偵查解決空戰難題。隨著科技的進步及各國軍方的推動,無人機研發技術能力已逐漸成熟。21世紀初,企業開始研發微型無人機,宣告著消費型無人機時代的來臨。自2015年,無人機普遍應用於各個領域,從軍用、商業、農業、運輸等,延伸至消費型娛樂如空拍攝影,被稱為無人機元年。近來隨著電腦視覺、人工智慧演算法及邊緣運算晶片的發展、5G 技術的落地,無人載具協助辨識與分析監視影像的可觸及範圍將持續擴張,並更有效地進行大範圍的監測與維運。

潛在無限商機

根據Drone Industry Insights 報告,2022年全球無人機市場產值為306億美元,未來幾年預期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產值達到55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7.8%。進一步以地區看,2022年無人機以亞洲市場產值119億美元最高,其次是北美地區的81億美元和歐洲地區的68億美元。數據顯見,無人機產業將帶來龐大的商機和發展潛力。

據民航局的統計,台灣的無人機應用主要以空拍為主,占比高達80%以上,主要應用於風景、活動、廣告、電影的拍攝。其次為公共行政,包括測繪、巡檢、物流和監測等,約占4-7%。目前,台灣的無人機產業在系統整合、整機和零組件等方面擁有相對較高的生產和技術能力。未來,導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技術,將為無人機產業注入新動能。

台灣的無人機研發重鎮

嘉義縣政府多年來致力於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推動;2022年8月13日,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以下簡稱亞創中心)在嘉義正式揭牌,嘉義縣政府攜手中科院、工業技術研究院、虎尾科技大學,以及國內無人機業者共同組成的「無人機國家隊」正式成立;在2020年10月31日與中科院、虎尾科大、國內無人機業者、學研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打造無人機產業與研發重要基地。無人機國家隊成立後希望帶動的效益,首先是成為國內外無人機業者集中採購的中心;其次是吸引創投業者前來;最後則是聚集台灣各地的無人機廠商形成產業聚落,目前已約有35家產學研單位進駐這個研發基地。

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交流

除了匯集國內無人機產業力量,亞創中心更積極與國際交流,今年2月與法國MoovinV航太材料認證國際交易平台簽署合作備忘錄。MoovinV允諾將進駐亞創中心,成為往後台法之間的合作橋梁。此外,也與土耳其安卡拉航空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兩國人才交流及培訓方面的合作。

另外,民雄航太園區將建置無人機量產廠房,中央相關單位規劃在義竹建置無人機大型測試場,屆時將可結合嘉義科學園區、民雄航太園區及義竹測試場,建立起台灣的無人機產業聚落。

啟動研發創新能量

台灣無人機國家隊的成立,也成為促進國內廠商研發能量的有效途徑。國防部公布的5款「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標案,包括目獲型、微型、艦載型監偵、陸用型監偵、監偵型,其中,雷虎科技和經緯航太分別成為微型無人機和陸用型監偵無人機開發主導廠商。

雷虎科技並已成功打入美軍供應鏈,展現其技術實力與市場競爭力。其研發製造的尖端大型長程無人直升機T-400,更通過經濟部「軍民通用無人機能量籌件計劃」。經緯航太則是少數具備垂直整合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加值型服務商,多年來完成多項政府及公共機關專案。中科院還在研發測試中的巡飛彈、紅雀三型、銳鳶二型等無人機也由經緯航太、漢翔、雷虎等廠商參與部分機身和複材的供應。

今年9月的產業盛事 展現台灣強大的航太暨國防產業能量

「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以下簡稱台北航太展)將於今年9月14-1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一館盛大舉行,匯聚航太工業、國防工業、太空科技、無人載具、玩具槍產業等各領域產官學力量與業界國際指標大廠,首度新增玩具槍產業專區及美國館,藉由展覽平台將促進產業交流,邁向國際舞台。

航太展提供廠商最佳展演空間,在無人機部分,已獲雷虎、經緯、中光電、智飛科技、台灣希望創新等指標廠商的支持,將展出最新無人機研發成果,而即將進駐亞創中心的法國MoovinV 也首度於展覽露面,主辦單位外貿協會也規劃無人飛行載具試飛等體驗區。闊別4年,航太展掌握產業趨勢,獲得產官學研界的支持下重磅回歸,精彩可期,千萬不能錯過。更多展覽訊息請至航太展官網查閱https://www.tadte.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