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製造業逆境中求生 政府與業界合力重建投資信心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印尼製造業正臨來自全球經貿情勢的動盪與國內韌性不足的雙重壓力,受全球貿易戰及內需市場湧入大量進口商品的影響,2025年4月印尼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下滑至46.7,遠低於2025年3月的52.4,顯示多數印尼企業家對於製造發展前景的信心指數轉趨悲觀。

印尼工業部指出,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使得愈來愈多印尼企業對巿場前景保持觀望,尤其是印尼與美國關稅談判進展踟躕,2025年7月印尼貨品輸美關稅維持32%,外加10%金磚組織特別關稅,讓印尼製造業投資與營運信心瀕於臨界邊緣。

2025年4月印尼產業信心指數(IKI)仍處於擴張區間(51.90),但與3月及2024年同期相較皆有所下滑,顯示市場情勢低迷。為此,印尼民間呼籲政府加強支持內需市場的健全, 80%印尼在地製造商品依賴內需消費(涵蓋政府、民間及家庭開支),需要有效的防火牆機制,限制瞬間大量傾銷的外國商品,避免疲軟的內需市場進一步受到龐大的衝擊。

印尼工業部呼籲各部門共同創造產業導向與投資友善的經濟政策,讓印尼的產業獲得喘息,包括印尼食品與飲料協會(GAPMMI)等多個印尼大型產業協會,已向印尼政府表達憂慮,希望政府儘速採取具體有效措施,確保在地產業免受不利的國際經貿情勢衝擊。

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食品工業成為印尼的亮點產業。2025年第一季印尼食品產業成長6.04%,高於4.87%印尼平均經濟表現,也高於4.31%非石化產業成長。2025年第一季印尼食品業占GDP 7.20%,高於2017年的6.14%,在非石化製造業中,占比更高達41.15%。此外,印尼家庭消費在2025年第一季占GDP的54.53%,年增率4.89%,顯示印尼食品巿場需求穩健。

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設定經濟成長目標為8%,實現之道,除了仰賴印尼政府訂出清晰可行的產業發展政策之外,還需要印尼各部會與產業界之間的通力協作。產業友善政策應該而且必須,成為引領印尼邁向高附加價值與高韌性經濟體的國家戰略方針。

資料來源:
https://gapmmi.id/article/read/7876/peran-kebijakan-pro-industri-dalam-mitigasi-dampak-tekanan-ekonomi-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