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印尼投資暨下游化部(簡稱投資部)2025年2月12日提供之印尼下游化投資政策路徑圖簡報資料。
為強化印尼產業鏈韌性及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印尼投資部針對28項商品(涵蓋石油天然氣、礦產及農林水產品等產業)發布下游化投資政策路徑圖,目標在2023年至2040年間吸引6,180億美元資金投入下游化產業。
據旨揭政策路徑圖,印尼針對梭子蟹(印尼語Rajungan/學名 Portunidae)之下游化產業發展願景及規劃要點如次:
(一) 據印尼海洋漁業部資料,2021年印尼梭子蟹年產量達101,912萬噸。
(二) 據印尼海洋漁業部統計, 2021年印尼梭子蟹主要分布於下列地區:
1. 西爪哇省:年產量達12,640噸。
2. 南蘇拉威西省:年產量達10,912噸。
3. 東爪哇省:年產量達10,786噸。
4. 邦加-勿里洞省:年產量達10,610噸。
5. 楠榜省(Lampung):年產量達10,603噸。
(三) 印尼推動梭子蟹下游化產業進程及目標如次:
1. 第1階段(2023-2024):
(1) 去殼蟹肉(Rajungan kupas):設立1座工廠,產能為1,500噸,投資額達11萬美元。
(2) 蟹罐頭: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4,000噸,投資額達440萬美元。
2. 第2階段(2025-2029):
(1) 去殼蟹肉: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4,500噸,投資額達32萬美元。
(2) 蟹罐頭: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6,000噸,投資額達660萬美元。
(3) 幾丁(Chitin)/幾丁聚醣(Chitosan):設立6座工廠,產能為3,000噸,投資額達900萬美元。
(4) 葡萄糖胺(Glukosamin):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1,500噸,投資額達3,900萬美元。
3. 第3階段(2030-2034):
(1) 去殼蟹肉: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4,500噸,投資額達32萬美元。
(2) 蟹罐頭: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6,000噸,投資額達660萬美元。
(3) 幾丁/幾丁聚醣:設立6座工廠,產能為3,000噸,投資額達900萬美元。
(4) 葡萄糖胺:設立6座工廠,產能為1,800噸,投資額達4,680萬美元。
4. 第4階段(2035-2038):
(1) 去殼蟹肉: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4,500噸,投資額達32萬美元。
(2) 蟹罐頭: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6,000噸,投資額達660萬美元。
(3) 幾丁/幾丁聚醣:設立2座工廠,產能為1,000噸,投資額達300萬美元。
(4) 葡萄糖胺: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900噸,投資額達2,340萬美元。
5. 第5階段(2039-2040):
(1) 去殼蟹肉:設立5座工廠,產能為7,500噸,投資額達53萬美元。
(2) 蟹罐頭:設立4座工廠,產能為8,000噸,投資額達880萬美元。
(3) 幾丁/幾丁聚醣:設立3座工廠,產能為1,500噸,投資額達450萬美元。
(4) 葡萄糖胺:設立4座工廠,產能為1,200噸,投資額達3,120萬美元。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