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6月19日報導,自去年 11 月推出 ChatGPT 以來,全球民眾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呈爆炸式增長,僅在兩個多月的時間 ChatGPT的用戶達到 1 億人 ,相較於網際網路用了 7 年的時間,手機用了 16 年才達到同樣數量的用戶。幾年前諮詢顧問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初計,到2027年,人工智慧將能夠取代美國勞動力市場一半的工作時間, 而在前幾天的一份新報告中,麥肯錫將其估計提高到 60% 至 70%。 諮詢顧問公司普華永道 (PwC) 於5月份對 2,056 名丹麥民眾進行一份調查,49% 的受訪者擔心人工智慧發展的太快了, 僅有 11% 的受訪者不擔心, 另67% 表示,現在需要對人工智慧進行政治監管。
於6月份, 丹麥商總向 1,003 名 18 歲以上的成年進行一項對 ChatGPT的使用調查, 僅有約 23% 的受訪者在工作或工作之外使用過 ChatGPT, 絕大多數丹麥人害怕脫鉤,並且未在工作或教育中使用 ChatGPT。 大約一半的受訪者自覺不具備在工作或教育中使用 OpenAI 的 ChatGPT 等語言模型的能力,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對人工智慧的感受和態度描述為“持懷疑態度”。 60%年齡介於 30 至 39 歲的民眾,持該態度之比例最高,僅有 25%於該年齡層對此技術感到興奮。 對技術感到興奮比例最高的是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此技術感到脫節之性別占比最高為女性, 約59%高於 43%男性; 另 69% 50 歲以上有工作經驗之民眾, 較 28% 之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此技術感到脫節。
據哥本哈根大學經濟學教授 Carl-Johan Dalgaard 表示, 丹麥民眾懷疑與發明可以取代人類的機器的時期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 當機器被發明來取代紡織工人時,民眾湧入工廠抗議。今天的原理有些相同,因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是相互連接的, 它將是一種取代功能, 而不是補充功能的技術。
對上述數據,丹麥商總(DE)之數位業務副主任 Casper Klynge 表示,商總肩負著巨大的責任教育與民眾分享該技術之神秘面紗, 民眾感覺這列技術火車開得很快。如果不幫助民眾做好準備,那麼就有可能使渠等遠離該技術。 丹麥工總(DI) 數位化政策負責人 Andreas Holbak Espersen 表示, 理解民眾對不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有點不安。渠認為,公司在為員工銜接該技術肩負著艱鉅的任務。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