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雄漁會獲補助 將增設水產加工設備助展業升級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聯合報/記者 陳弘逸/高雄即時報導】2021.09.27

高雄彌陀區漁會加工廠將投入600萬經費改善相關設備。圖/立委邱志偉服務處提供

為加速北高雄漁產加工產業升級,於興達港區漁會、彌陀區漁會分別新增水產加工設備、加工廠及評估規畫冷凍倉儲物流中心。經立委邱志偉協助向爭取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獲漁業署超過4千萬補助,其餘經費將由地方自籌,以利後續相關建設推動。

興達港區漁會提出,總經費約4980萬元,水產加工廠智慧科技加工設備提升計畫,預計增設漁產品加工、二次加工及熟食設備,以拆封即可食用的商品行銷來推廣虱目魚、鱸魚等在地漁產。

彌陀區漁會則提出,水產品初級加工處理場所計畫,預計以600萬的經費添購設備、整建場地,同樣加工虱目魚、鱸魚、石斑及白蝦等產品,另有漁會提出智慧型冷凍倉儲計畫,先以350萬元經費,執行先期規畫,並詳細評估後續經費需求、工程建設等計畫。

3案的計畫提報國發會爭取「北高雄地方創生計畫」,經邱志偉爭取及漁業署評估後,確定將核定補助7成經費4151萬元,剩下約3成的經費需由地方自籌,以利相關建設能持續推動。

邱志偉指出,北高雄養殖漁業面積約4000公頃,興達港及彌陀增設加工廠後,梓官、永安等四區漁會,將有各自主漁產品加工能量,可提供完整冷鏈設備與技術,建構北高養殖冷鏈系統。

邱志偉表示,若加工產業升級,對於鄰近養殖的虱目魚、石斑、鱸魚、午仔魚、白蝦及漁船的漁獲等,可即時加工凍存後再宅配到府,讓更多消費者能品嘗新鮮的在地漁產,同時也提高漁民收益。

邱志偉還說,原在基隆的水產試驗總所已研擬南遷興達港,以及高雄養殖漁業有水試所研發最新養殖技術,若加上加工、冷凍等後端建設完備,將帶動漁產養殖業升級,並提高附加價值。

立委邱志偉與漁業署長張致盛前往彌陀區漁會初級加工廠會勘。圖/立委邱志偉服務處提供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