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稱之為「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的例子並不難找,尤其在灣區。今年10月份,有420萬美國人辭掉工作,比9月份創下的440萬歷史新高減少2.8%。離職都不只有單一原因,包括筋疲力竭、缺乏托兒照顧、希望獲得更多工作靈活性等,都影響民眾作出決定。
儘管疫情聽來可能並非開展新業務的好時機,但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20年新創建超過430萬家企業,比2019年增加近100萬家,創下歷史新高。
個人財務公司「Credit Karma」研究發現,半數美國勞工表示,疫情促使他們重新評估自己的工作或職業。Rohan Kadam原任職摩根大通,2011年以來一直在金融業,疫情前經常每周工作70小時。他於2020年底辭職,開始部落格業務,大部分收入來自結盟行銷與網路廣告,「疫情對我來說是因禍得福。疫情前幾乎沒機會投入感興趣的事情,現在還有寶貴時間可與妻子一同旅行。」
然而,並非所有轉職都是創辦公司那樣劇烈改變。麥克葛瑞(Jackie McGraw)今年4月辭去舊金山非營利內部溝通工作,和伴侶花了三個月時間在美國不同地方生活,現回到舊金山,任職一家在舊金山、鹽湖城與紐約市設有辦事處的創意傳播機構,遠程工作。
Credit Karma研究發現,41%受訪者考慮在未來六個月內離職。Joblist的10月份調查發現,58.3%受訪者在過去六個月內離職或計畫於未來六個月離職。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5993466?from=wj_catelistnews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