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政府反對聯邦對等關稅政策,積極推動國際直接合作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美國前總統川普於本月初宣布,針對多個國家包括中國、歐盟、南韓、日本及印度,施行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致使臺灣商品稅率達32%、中國總稅率高達54%,並引發全球市場震盪。在此背景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於4月4日公開表態,強烈反對聯邦層級的關稅措施,並積極展開國際溝通,希望確保加州的貿易利益不受波及。

紐森州長在聲明中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並不代表所有美國人的意志,加州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擁有獨立的經濟韌性及對外貿易能力。他宣布已指示州政府行政團隊,尋找擴大對外貿易的新機會,並與全球主要貿易夥伴進行直接對話,尋求在報復性關稅措施中豁免加州出口產品。他呼籲各國認知加州與聯邦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分歧,並將加州視為穩定、可靠的合作夥伴。

據了解,加州主要出口產品包括農產品(如杏仁、葡萄酒、蔬果)及高科技產品(如半導體、生技醫療與電動車零組件)。若各國針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恐對加州相關產業造成重大衝擊。為此,紐森特別強調,加州願意以更積極的態度促進雙邊或多邊貿易合作,並希望國際夥伴能在未來的貿易政策制定過程中,給予加州產品特殊考量。

針對加州政府此一動向,白宮發言人則批評紐森「應優先解決加州的無家可歸、犯罪及生活成本等內部問題」,並暗示州政府應避免介入國家層級的外交與貿易事務。然而,紐森政府對此回應冷淡,持續推進加州的「地方對全球」(subnational diplomacy)策略。

就目前情勢而言,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對台灣出口至美國有相對不利影響,但考量到加州在美國進口市場中的份額與特殊地位,台灣企業可視加州為相對開放且穩定的市場重點,特別是在農業、高科技、綠能及生技等領域,建議可加強與加州政府經貿部門、地方商會及產業協會的交流,關注加州後續可能推出的進口鼓勵措施。

隨著美國內部「州對聯邦」的經貿政策分歧逐漸擴大,未來加州是否能在國際貿易領域取得更大自主性,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