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連續監測設備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博鑫醫電團隊研發出全球第一個多參數5G智能生理監視器,打造智慧醫療生態系統,帶動AI先進醫學技術的發展。
數位患者監護設備需求蓬勃發展,依據Grand View Research估計全球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達到626億美元,預計2021到2028年以23.5%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成長,連續監測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是推動市場增長的因素。
研發首個智能生理監視器
創新醫療模式
博鑫醫電(BROADSIMS)執行長游瑞元指出,團隊研發出全球第一個多參數5G智能生理監視器,此智能生理監視器可視為Patient Monitor PDK(Platform Development Kit),打造出智慧醫療生態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將現有院內應用,延伸至院外場景包含遠距、長照、居家、移動,並可結合影音資訊,優化現有醫療服務和解決相關的痛點。
游瑞元分析,就像智慧手機改變的是lifestyle,讓智慧手機不只是提供電話功能,「我們研發這款設備,是medical style的創新,優化醫療工作效率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是開放式的系統,不會自限於我們自己的設備,也可以搭配其他業者的生理設備,攜手周邊的業者共同把餅做大,建構智慧醫療生態系。」
協同第三方軟硬體業者
打造智慧醫療生態系統
博鑫醫電(BROADSIMS)技術長王芃翔說:「我們開發的這一臺生理監視器,可謂史上最強的。可以附加在Android系統上面,搭配App就可以使用,就像是手機,也可以遠端視訊Google Meet。」平臺提供符合醫規性能之心電、血氧、血壓等生理參數,並開放原始波形數據資料,供醫護人員或研發團隊從雲端及其它設備做數據分析或開發軟硬體。
博鑫醫電5G智能生理監視器可以協同第三方軟硬體業者的產品,進行相當大程度的擴充。由於各大醫療院所乃至於保險機構都在Android應用程式商店推出自家的服務App,病患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下載所需要的App,協助醫療單位與病患的互動,保險公司也能透過該平臺可取得所需要的資訊,便於進行保險給付。
硬體方面的擴充,可以連到超音波、溫度與腦波等訊號的量測。游瑞元表示,博鑫醫電想要打造智慧醫療生態系統,能讓全球醫療電子的軟硬體方案商都能一起參與,把市場做大。目前與博鑫醫電合作的第三方業者,有專為腦波偵測的亞堤仕生醫科技、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CBIA)、科音國際、愛微科(溫度度貼片供應商),輔人科技以及互貴興業(無線手持超音波裝置業者)、優盛醫學(ROSSMAX)全系列無線產品(血糖、血壓、血氧、體重、額溫)等。游瑞元說,若患者在加護病房或救護車,運用智能生理監視器可預測患者的生理狀況,協助醫生和護理師預先患者生理數據及分析,提前處置以預防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的發生。博鑫醫電智能生理監視器目前已獲得國內外模擬病房和教學醫院所採用,不僅節省人力成本,減少誤判性,更提高研究效率,應用在一般病房、加護病房、遠距醫療、居家照護、救護車等場域,進一步帶動AI 先進醫學技術的發展。
內建的通訊模組 遠端掌握患者狀態
博鑫醫電智能生理監視器也協助急性後期病患(Post-acute Care,簡稱PAC),游瑞元說,這類族群的患者在醫療院所完成治療後必須返家休養,在休養期間,病患可運用內建的通訊模組,提供醫護人員心電圖、血壓與血氧等重要生理訊號,進而讓專業醫療人員能夠掌握院外患者的狀況。而過往在醫療場域能夠提供心電圖、血壓與血氧等生理訊號量測的解決方案的業者,幾乎是菲利浦與奇異等領導大廠,但產品體積過於龐大,不易攜帶,封閉式的設計導致擴充能力相當不足。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不得不面對的實體與遠距醫療場域,既是危機也是轉機,也加速醫療服務模式的更多可能性。博鑫醫電持續創新並拓銷高端市場,於2022 年進軍美國參展消費電子展(CES),直接對接美國市場的需求,並開發院外市場結合私有雲的遠端醫療照護服務,為全球不同的醫療場景靈活打造相應的智慧醫療電子解決方案。
博鑫醫電(BROADSIMS)
博鑫醫電成立於2017年7月,營運團隊座落於新竹竹北生醫園區,集結各產業菁英,包括醫療器械、儀器設備、人工智能、半導體晶片以及臨床醫學。技術競爭力涵蓋智能圖像辨識、訊號重建、標準器儀器之建構、人工智能晶片/ 模組之建構。產品獲得2020年國家新創獎殊榮,並與多家國內外醫學中心及領先大學進行合作。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1. 醫療器材
2. 醫療器材教育研究平臺開發套件
3. 人工智慧自動化量測系統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