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耗資1.3億以幣設立的國家儲能研究所正式揭幕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鑒於目前大多數儲能系統都由電池提供,而這些電池需要開採鋰、鈷和鎳等有限資源,生產過程污染嚴重且經常使用童工,加上鋰電池儲能效果有隨使用時間衰退的問題,因此以色列政府決定特別設立新的國家級儲能研究機構,企盼利用以色列的創新和創業精神,發展出可兼顧能源安全、環境品質和具競爭力的電力生產價格等條件的解決方案。


以色列能源部於2023年1月初宣布選定由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與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共同組建「國家儲能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ergy and Electrochemical Storage),推動研發儲能新科技及培育相關領域專才。國家儲能研究所總預算達1.3億以幣(約新台幣11億元),由以色列能源部出資1億以幣、巴伊蘭大學出資3000萬以幣而成立,近日於該校內正式揭幕啟用,是以色列境內首間專門運用先進的電化學技術推動儲能及燃料電池研究的專門機構。


未來該研究所將由巴伊蘭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共同經營,並將與以色列氣候科技新創孵化器NET ZERO合作,前二者負責儲能技術的開發與人員培訓,後者協助將研發技術商業化。未來重點研究領域將涵蓋:增進燃料電池能量效率、達成綠氫(green hydrogen)效率生產及尋求安全便利之儲存方式、具安全優勢的固態電池、大容量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儲能系統(redox flow battery, RFB)、超高功率密度與低傳輸功率損耗之新型電纜、高能量密度的金屬(鐵、鋅)空氣電池(metal-air battery)、具成本及環保優勢的鈉離子電池(sodium-ion battery)等多元項目,目前公布的首輪三年期研究計畫包括開發鈉離子電池、鋰電池回收再利用技術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