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及網址:
(1) 2025.6.17印尼工業部新聞稿
(2) 2025.6.23 Tempos News
(3) 2025.6.24、2025.6.25雅加達郵報
(4) 2025.6.26印華日報
一、印尼政治與安全事務協調部Budi Gunawan部長於本年6月23日發表聲明指出,印尼密切關注伊朗局勢,將制定緊急撤僑應變計畫,並敦促中東衝突的各利害關係方重返談判桌,尋求解決方案。
二、印尼工業部日前已就以伊衝突升級,對其國內產業影響作出評估。整體而言,印尼經濟極易受全球能源與糧食價格波動及原物料供應鏈中斷影響。主要產業影響評估略以:
(一) 航運業:承載全球30%石油運輸的霍爾木茲(Hormuz)海峽及全球10%石油運輸的蘇伊士運河,都將面臨關閉風險。近期多起商船遇襲事件迫使船隻改道繞過非洲好望角,致歐亞航線船期延長10至15天,貨櫃成本增加150%至200%。
(二) 汽車及電子產業:印尼國內汽車及電子產業65%之生產需依賴進口零組件,目前面臨半導體短缺,交貨週期長達26週,恐將造成高達5億美元的出口損失。
(三) 紡織業及鞋業:紡織及鞋類為印尼創造出口外匯主要產業,其利潤因物流成本上漲而減少5%至7%,致售價難與越南及孟加拉等競爭對手相比。
(四) 鎳及鋼鐵業:因煤炭運輸成本上漲15%至20%,運輸時間增加3至4週,恐造成12億美元的出口損失。此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也將使出口商合規成本增加8%至12%。
(五) 糧食相關產業:印尼進口化肥及磷酸鹽等氮磷鉀複合肥料,約有64%來自埃及,該國位於中東戰略要地,該地區衝突造成之潛在影響,不容小覷。
三、據駐地媒體報導,以伊衝突造成全球油價上漲,對印尼政府來說,能源補貼成本也將隨之上升,增加財政負擔。目前唯一解決方式為提高國內燃油價格,但從政治因素考量相當困難。另印尼每日進口約100萬桶原油及成品油,油價上漲對美元需求增加,對印尼盾造成下行壓力,相較6月9日當週最高值16,200印尼盾,上周印尼盾貶值至1美元兌換16,400印尼盾。
四、印尼工業部認為,若欲減輕以伊衝突對產業影響風險,應降低國內產業對進口能源作為原料及生產投入的依賴度,避免原料供應鏈中斷,減少匯率波動造成出口競爭力下降。相關說明如下:
(一) 鼓勵產業有效利用能源,並多元分配生產能源來源,尤其在持續不斷的地緣政治衝突中,依賴自中東地區進口的化石燃料,風險將日益增加。業者應增加國內能源的使用,包括生質能、地熱等再生能源,以及利用工業廢料作為替代燃料。
(二) 為減少國際物流成本飆升、通貨膨脹及匯率波動之影響,應積極推動國內食品產業下游化發展,尤其是農產品、種植、漁業及林業產品的加工,才能避免繼續依賴進口的食品原材料。
(三) 除農業下游化,亦須採取創新且更有效率的食品生產技術,在國內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實現Prabowo總統糧食安全與自給自足的優先施政目標。
(四) 鼓勵國內產業利用本地貨幣結算(LCS)機制,優先考量與印尼簽署LCS協議國家進行貿易,以因應生產投入的通膨及匯率風險。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