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於「美麗」的認知越發開放,越來越多的男性「入坑」醫美。數據顯示,截至今(2021)年5月,醫美類APP的男性用戶占比已經達到了35.7%。「他醫美」正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概念。
而多方調查均顯示,男性用戶在醫美中的比重在近年來得到明顯成長,並且呈現出高單價的特點。對此,皮膚科執業醫生提醒,男性的生理特點使得脫髮、痤瘡、痘疤等問題相比女性更為常見,一方面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醫學美容專案,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日常藥物及護膚加以配合。
「顏值焦慮」讓男士也無法「躺平」?「顏值焦慮」是近來頻頻被提起的一個詞,許多時候它都被用來描述女性對於容顏老去的不安。但其實,隨著美容行業向男性的滲透,越來越多的男性對此也深刻地感受到了。
趨勢-男性醫美用戶占比增多、客單價高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在昔日以女性作為主要對象的醫學美容,正在越來越受到男性的關注,因此業內有了「他醫美」這一說法。
根據Mob研究院發佈的「2021年男顏經濟研究報告」,近年來醫美類APP男性用戶占比明顯上升,到今年5月已達到35.7%,而最先感受到男性醫美市場崛起的是醫療美容機構。「我們曾經對2020~2021年的門診量性別進行統計,發現平均每7個門診中就有一名是男性。」某醫美相關負責人表示,而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開始關注到醫美,這一趨勢還在繼續上升。「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美逐漸普及、男性審美提升都是讓『他醫美』盛行的原因。」
除了人數的增加,「他醫美」的特點還表現為客單價高,也就是說男性做起醫美來,比女性更捨得花錢。據某醫美APP所發佈的「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男性醫美消費者的平均客單價是女性的2.75倍。「這也跟男性一般是有實際需求才來做醫美專案有關系,例如植發。」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女性,男士受廣告影響較小,較少做一些嘗試性、修補性的專案,多為植發、損容性皮膚問題等「剛性」需求,因此表現為消費的頻次相對較低,而單價較高。例如看似簡單的植發,一般以單位毛囊計價,單價10元起,而一場植發手術提取的毛囊單位多以千計,因此價格輕易便上萬了。
醫生建議-男性皮膚有特點可重點關注這幾類專案
據卓正醫療皮膚醫美學科秘書長、醫學博士鐘華醫生介紹,相比起女性,男性的皮膚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也使得男性在某些專案上體現出了明顯的「剛性」需求。首先便是植發,「目前植發主要以中年男性為主,女性也有,但極少。」對此,鐘華醫生表示,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我們平時大多數時候關注到的脫髮是指「脂溢性脫髮」,它受雄激素水準影響較大,因此常見於男性。「此外,研究表明脫髮與精神情緒壓力有關,而這些因素最終體現為毛囊對雄激素變化更為敏感,因此使得男性受影響較大。」
此外,由於男性油性皮膚較多,加之日常普遍缺乏防曬習慣,使得痤瘡、痘坑痘印等問題較女性更為常見。鐘華醫生表示,這類情況需要在醫生的專業診斷下,借助相應的醫學美容手段,例如二氧化碳點陣鐳射、超皮秒、微針射頻等加以解決。
「不過,大多數醫學美容手段都不是一勞永逸的。」鐘華醫生提醒道,以植發手術為例,後續仍需口服及外用藥物維持效果,才能維持相對長時間的效果,而皮膚醫美專案也需要在治療之外,通過日常護膚的配合以維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