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和工業 4.0 為丹麥企業新寵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根據丹麥工總之最新數據,許多丹麥企業已逐漸導向使用先進科技於其商業運作,並啟動數位化項目,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丹麥企業投資推動網路數位銷售及數位化客服。 從 2019 年第3季到 2021 年第2季度,人工智慧、物聯網 (IoT) 和 3D 印刷等先進技術變得越來越普遍。使用人工智慧的企業比例從 8% 增加到 13%,物聯網從16% 到 21%, 3D 印刷從 18% 增加到 24%。  鑒於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有大約63%的企業已投資在與客戶溝通方面之數位化轉型。過去兩年內實施數位化項目的公司比例從 59% 增加到 67%。

 

丹麥工總數位產業總監Rikke Hougaard Zeberg 指出:  許多公司借助物聯網連接機器、傳感器、機器人等,以實現 AI進行監控、糾正或遠程控制。 應用數位化系統使公司能夠利用有關其客戶和自身業務的數據來開發新產品並進一步開發現有產品;使用3D印刷來彌補疫情所帶來的供應鏈斷層。 然而,從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仍有 30% 的公司尚未使用先進技術, 這些 公司表示缺乏時間, 缺乏適當數位化技能和資源是推動數位化的障礙。  DI 的數位產業開發旨以承諾如何促進中小型公司的數位化, 並協助如何將新的數位化知識替代方法帶入企業。  並非所有公司都需要聘請 IT 專家,聘請大學新鮮人可成為另一種選擇,因為渠等在面臨數位化轉型方面更有勇氣,並且擁有更多使用數位化的經驗。 因此, 工總必須將上述障礙包括在產業開發中,必須製造中小企業更容易使用機器人,並且創建不會超過預算的更好框架及測試技術。

 

伊亦表示,DI 將把上述討論進一步納入年末政府即將推出之數位化合作夥伴關係之數位化戰略之中。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