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經濟專家表示儘管歐元區通膨顯微舒緩, 惟背後仍令人擔憂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21日報導, 鑑於1 月份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為8.5%,低於 12 月份的 9.2%,為歐元區通膨率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此新數據較預期緩和, 儘管如此,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經濟學授Philipp Schröder 警告不要過於高興, 因背後有危險信號仍有待觀察。渠指出, 目前正處於關鍵時刻,現在的風險是,如果歐洲央行不繼續實施強勁貨幣政策路線,將變得很難擺脫高通膨,高通膨是目前歐洲最大的經濟威脅,而其背後驅動力之一是因勞動力市場過於強勁,於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出現薪資價格呈螺旋式上升趨勢。渠認為,歐洲薪資上漲是高通膨持續的最大原因,倘若欲通膨再次下降,歐洲央行須持續升息。

 

Nordea 首席經濟學家 Helge Pedersen 表示,歐元區的失業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在德國, 許多公司預計在新的一年裡招聘多於解僱, 這將會帶來薪資上漲的風險,推高通膨; 另因貨品和服務價格的反應較原物料及能源價格遲緩, 公司會將生產成本上升的影響轉嫁到消費者。

 

兩位專家分析,儘管未來幾個月總體通膨可能會大幅下降, 歐洲央行應將繼續進行利率調漲至通膨率降至2%  惟核心通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降至 2% 左右。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