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2年 8月 30 日
文號:駐英經(112)經字第 535 /P200號(商情文號:第 535 號)
商情本文: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WEC)年度全球離岸風電產業報告指出,中國現已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市場。
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離岸風電市場總裝機容量為 64.3 GW,其中中國約佔49%,而歐洲則佔47%。在歐洲,去年的裝機率是2016年以來最低。去年歐洲離岸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 GW,其中46% 來自英國。儘管英國仍然在歐洲離岸風電領域佔主導地位,但隨著歐洲其他國家的追趕,英國成為清潔風電出口國的雄心可能會落空。
該報告亦指出,風電領域的大型製造商在過去幾年中利潤不足,導致此製造商降低成本並退出規模較小或發展緩慢的一些市場。另到2020年代中期,除中國外,全球所有地區都可能出現供應鏈瓶頸。由於供應鏈成本飆升推高風機價格,而全球利率上升則大幅提高了再融資成本。
今年 7 月,瑞典能源巨頭 Vattenfall 因為通貨膨脹飆升而停止其在Norfolk沿海一座大型 1.4 Gw 風電場的開發計畫。英國的風電場主要受差價合約措施 (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 驅動,這是政府與發電公司之間簽訂的為期 15 年的補貼協議,旨在保證能源計劃的穩定收入。
英國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差價合約招標。在下月結束的本輪分配中,離岸風電正在與太陽能和陸上風電競爭,這兩種發電方式的建造成本都較低。前首相 Boris Johnson 在 2020 年制定將英國轉變為全球風電強國的目標,英國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離岸風電裝機容量從目前約14GW 左右的水平提高到 50GW。
然而,全球風能協會的報告顯示,隨著德國、丹麥、荷蘭和法國加緊建設風電場,英國在新離岸風電項目中所佔的比重預計將在十年內從目前的近一半下降到五分之一左右。
該協會警告稱,熱衷於實現環境目標的投資者需要取得風電場開發許可以及可預測收益的開發項目。該協會全球離岸風電分析負責人Rebecca Williams表示,解決供應鏈瓶頸需要立即投資和全球合作。由於取得開發許可規則效率低下,離岸風電項目被推遲或無限期停滯。這些因素造成不確定性,迫使開發商重新審視其項目的可行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停止開發。這種以價格競爭為中心的無效政策,再加上不切實際且無法實現的當地自製率規定,將增加項目成本,並減緩全球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的離岸風電部署步伐。
該協會警告稱,熱衷於實現環境目標的投資者需要獲得許可並獲得願意的客戶的可預測收益的風電場項目。該協會全球離岸風電分析負責人Rebecca Williams 表示:“解決這些供應鏈堵塞需要立即投資和全球合作。由於許可和許可規則不充分且效率低下,離岸風電項目被推遲或無限期停滯。這些因素造成了不確定性,迫使開發商重新審視其項目的可行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停止開發。這種以價格下行競爭為中心的無效政策,再加上不切實際且無法實現的當地含量規定,將增加項目成本,並減緩世界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的離岸風電部署步伐。”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