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漁光互補」助力綠色低碳增收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在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行村鎮的融進200兆瓦漁光互補專案現場,一張張太陽光伏板有序排列,光伏面板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正源源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綠色電能,目前電站並網容量已達153兆瓦。

據介紹,光伏面板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為水產養殖提供良好的遮罩效果,其下方的水域可用於魚類和蝦類繁殖,從而形成一種基於發電和養殖的新型發電模式。

據瞭解,煙臺海陽桃林融進光伏電站目前占地3400餘畝。一期工程100兆瓦,由26個發電單元構成;二期工程53兆瓦,由10個發電單元構成。153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投產後,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電力2.3億度。

上可發電,提供綠色清潔能源;下可養殖,助力農業提質增效。「漁光互補」不僅能夠實現水面高效利用增加清潔能源產能,還可以提高水產品的品質和效益,推動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相關負責人表示,煙臺桃林融進153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投產後,每年可節約標煤12.4萬噸,二氧化碳減排約38萬噸,提供綠色清潔能源。漁民養殖基圍蝦、梭子蟹等,年收益達人民幣1000余萬元。

不只是桃林融進光伏電站,近年來海陽市新能源產業也實現蓬勃發展,「十四五」以來,島南華能、島南國投、島威國投三座海上風電與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相繼投產。至2025年底,海陽市3項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將實現全額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