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電腦政府採購量激增,重塑「信創」產業格局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中國大陸中央國家機關2025年上半年電腦採購數據一經披露便牽動產業目光。數據不僅透露出辦公設備大量更新,更反映出「信創」產業(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格局重整的重大時機。

針對中國大陸中央國家機關2025年上半年批量集中採購數據,進行彙總分析後發現,採購中心全年共執行了30個採購案的桌上型電腦批量集中採購,採購設備超22,000臺。筆記型電腦方面,共執行了23個採購案,採購設備超4,700臺。與2024年同期相比,電腦整體採購預算上漲了34%,成交數量上漲了36%。

 

需求爆發式擴大

從採購規模來看,2025年中國大陸中央國家機關桌上型電腦採購需求呈現爆發式成長。從每月數據看,1月採購預算人民幣(幣值下同)562萬元,拉開年度採購序幕;2-3月,採購預算躍升至1,119萬元,成交數量達2,116臺,採購需求明顯放量。進入4月,預算進一步增至1,655萬元,單月採購量突破3,000臺;5月更是達到小高峰,預算4,210萬元、成交8,419臺,單月採購量較2024年5月成長超60%,充分反映出中央國家機關對桌上型電腦設備需求的大幅攀升。

從累計數據比較,2025年上半年中央國家機關桌上型電腦採購預算總額達人民幣(幣值下同)11,330萬元、成交金額9,858萬元、成交數量22,537臺;而2024年同期,預算總額僅8,442萬元、成交金額6,294萬元、成交數量16,584臺。由此可知,2025年桌上型電腦預算規模較2024年成長超34%,成交數量提升超35%。

2025年中央國家機關筆記型電腦採購熱度也在飆升。1月預算人民幣(幣值下同)115萬元、成交164臺;2-3月預算137萬元、成交195臺;4月預算跳至496萬元、成交709臺,增速明顯;5月預算1,247萬元、成交1,781臺,6月預算1,313萬元、成交1,876臺,連續衝高。

橫向比較2024年同期,2025上半年中央國家機關筆記型電腦採購預算人民幣(幣值下同)3,308萬元、成交金額2,488萬元、成交數量4,725臺,較2024年同期,預算增幅達20%,成交數漲超22% 。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桌上型電腦還是筆記型電腦,規模成長都並非線性增加,桌上型電腦5月預算人民幣(幣值下同)4,210萬元,已接近2024年上半年預算的一半;筆記型電腦也呈現相似態勢。這也反映出中央國家機關辦公設備更新需求全面釋放。

 

中國大陸國產晶片市佔率成長

從2025年上半年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晶片採購數據來看,中國大陸國產晶片正以迅猛之勢,在終端設備市場加速「攻城掠地」,重塑市場格局。

桌上型電腦採購場景中,中國大陸國產晶片與國外晶片形成「分庭抗禮」態勢。國產晶片採購量總計超12,000臺,成交金額為人民幣(幣值下同)4,913萬元。其中,麒麟以4,634臺採購量、2,121萬元成交額,展現出強大競爭力;海光以3,532臺採購量,1,398萬元成交額緊隨其後;飛騰採購量達1,897臺,成交金額為596萬元;龍芯、申威、兆芯也各有收穫。AMD和INTEL則以10,228臺的採購量、4,944萬元成交額切走半壁江山。

筆記型電腦採購方面,國產晶片「攻勢」更猛,拿下3,172臺的採購量和人民幣(幣值下同)1,666萬元的成交金額,佔據了將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其中,麒麟憑藉1,956臺採購量、1,173萬元金額仍排首位;飛騰拿下536臺採購量和223萬元的成交金額;龍芯、申威、兆芯也在筆記本端實現份額突破。AMD和INTEL則拿下1,553臺採購量和822萬元成交額。

這組數據背後,是國產晶片技術更新與生態完善的成果顯現。隨著「信創」需求深化、本土供應鏈協同加強,中國大陸國產晶片在終端設備的市佔率持續提升。

 

節支率透視採購策略變化

從節支率來看,中央國家機關2025年上半年桌上型電腦批量集中採購節支率達22%,與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個百分點。筆記型電腦批量集中採購節支率為24.8%,比2024年同期成長了1.6個百分點。

多位供應商表示,2025年桌上型電腦雖採購規模更大,但節支率未追平2024年,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採購策略差異:2024年或側重「低價採購」,通過壓縮單臺成本以達成高節支;2025年逐步開始注重「規模適配」,在保障設備數量、性能滿足辦公需求前提下,平衡成本與供應穩定性。

 

產業專家表示,中央國家機關電腦採購的規模成長與策略調整,正成為「信創」產業發展的指導方針,推動產業向更成熟階段邁進。一方面,刺激IT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貼合政府需求的產品與技術,驅動產業技術進步;另一方面,加速市場整合,領導品牌憑技術、品牌、服務優勢鞏固地位,部分競爭力弱的品牌或面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