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美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深刻的變革與轉型。隨著中國大陸監管體系的完善和消費者認知的提升,醫美逐漸回歸為嚴肅的醫療行為,安全合規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字。
美唄平臺旗下「醫美慢談」發布的《2024年醫美消費人群研究白皮書》顯示,消費者在選擇醫美療程時,最關注的是安全性、效果持久性和顯著變化,而機構和醫生的資質、經驗也成為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報告顯示,在求美者消費決策時產生的顧慮因素中,「產業不夠規範(醫院、醫生、儀器、材料),可能存在風險/副作用」以及「因設備/材料/醫生等多方面原因,醫美效果不一定理想」佔據前兩位。
醫美消費預算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相較於2024年用戶實際消費,2025年總體用戶(含潛在用戶)的醫美預算,在1萬元人民幣(下同)以內和5萬元以上的兩極分化現象略有所增加。高端消費者對醫美療程的預算較高,尤其是對高端抗衰老、再生醫學等療程的需求持續成長。這類消費者更注重安全性和效果,願意為高品質的醫美服務支付溢價。
另一方面,輕醫美療程(如注射美容、光電治療等)因其低風險、低價格和便捷性,吸引了大量預算有限的消費者。這類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價格相對較低、恢復期短的療程,如玻尿酸注射、光子嫩膚等,推動了大眾市場的快速擴張。
醫美消費預算兩極分化趨勢反映了市場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高端消費者追求高品質、個性化的服務,而大眾消費者則更注重性價比和便捷性。這種分化不僅推動了醫美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也對醫美機構的服務模式和定價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於醫美產業此前的野蠻生長,以及消費者對醫美服務的辨別認知能力有限等原因,部分消費者依然因為過去的「衝動消費」而遭受了無效醫美甚至是有害醫美。這些醫美服務帶來的「後遺症」帶動了修復型醫美需求的成長。
男性醫美消費持續增加,德勤發布的《中國醫美產業2024年度洞悉報告》顯示,男性在醫美消費上的投入持續增加,年成長率超過20%。不僅如此,男性也越來越願意嘗試更多的醫美。
同時,男性醫美還覆蓋了各個年齡段。據瞭解,不少有消費能力的20歲年輕人加入「精緻男孩大軍」,偏愛光子嫩膚、水光針等輕醫美以維持少年感;而30歲以上的職場男性,熱衷防脫髮或植發療程。
而男性醫美客單價較女性高。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男性求美者的平均客單價更是達到了女性的2.75倍。其中,作為最重要的細分領域之一,防脫髮(包括植發在內)成為剛需。而為了擴大市場,植發機構們正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提供包括頭髮養護、毛髮移植、美學設計等綜合服務,以通過多元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近年來,受到市場關注較多的新材料主要是指在輕醫美領域的再生材料。
和傳統填充材料不同,再生材料通過啟動人體自身膠原蛋白的再生機制,呈現面部的自然年輕化,其「自然美」的理念及安全、長效的特性與求美者的需求高度契合,因而備受市場青睞。與此同時,傳統玻尿酸與肉毒素市場也已趨紅海,競爭激烈且利潤壓縮。
再生材料的興起,本質上是消費升級與產業轉型的雙向結果,它為中國大陸再生醫美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再生醫美產品領域競爭的核心在於獲得官方的批准認證,誰先取得相關資質,誰就能在市場上佔據先機。但更為重要的是,合規性是企業立足市場的基石。監管部門正加強對再生材料的審批和監管,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