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大陸春運為期40天,於2月22日結束。官方數據顯示,春運期間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90.25億人次,創歷史新高。其中,民航運輸旅客9020萬人次,日均225.5萬人,較2024年春運增長7.4%,航班數量達73.9萬班,增長8.3%,均創新高。
然而,數據顯示,今年春運機票平均價格低於2024年同期,而中國大陸國產飛機在春運期間的營運表現與同級機型相比仍有差距。
根據中國大陸民航局統計,除夕當天外,春運期間每日旅客量均維持在200萬人以上,趨勢較往年穩定。春節假期內,民航累計運輸旅客1824萬人,日均228萬人,創同期新高。其中,2月3日返程高峰,單日旅客數達248萬,創歷史新高。
多座機場的旅客量亦創新高。上海機場春運期間進出港旅客達1497.1萬人,較2024年成長8.8%。哈爾濱機場因亞冬會帶動,客座率超過90%,多次刷新單日旅客紀錄。三亞鳳凰機場的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達9.12萬人,成長73.8%,多日突破歷史峰值。
主要航線仍集中於「北上廣蓉」等區域,而東北、海南及熱門旅遊城市如烏魯木齊、昆明等地需求強勁。此外,受惠於免簽國增加,春運期間跨境旅遊需求大增,國際航班日均1921班,年增27.1%。中國大陸旅客主要前往東亞及東南亞,其中日本、泰國、韓國為前三名。然而,飛往美國的航班恢復率僅2019年同期的28.7%。
儘管旅運需求旺盛,春運期間機票價格卻低於2024年同期。統計顯示,2025年春運民航經濟艙(含稅)平均票價為874.9元人民幣,較上年下降11.3%。在返鄉與返程高峰期,票價接近上年同期,但進入正月後明顯降低。部分航線因未達預期載客率,臨時降價吸引旅客,尤其在高鐵開始售票後更為明顯。
高鐵對航空業的影響持續擴大。2024年鐵路旅客數突破43億人次,較2019年增長18%,其成長幅度明顯高於民航。
今年春運期間,中國大陸三大航空公司首次投入國產C919飛機,共執飛2000多次航班,運輸旅客近30萬人,平均載客率83.2%,單機日均3.3班,平均航程1169公里。C919亦首次投入上海虹橋至香港航線,全機隊日均利用率提升至6.5小時,較去年增長40%。
不過,相較其他窄體客機,C919的使用率仍低。春運期間,波音737MAX的機隊日均利用率達9.8小時,空中巴士A320NEO(LEAP-1A發動機)達9.5小時,均高於C919。即便是因發動機問題受影響的A320NEO(GTF發動機),其利用率仍達6.0小時。
目前,商業運營的C919共16架,東航10架、國航及南航各3架。國航C919利用率最高,達7小時/天,東航6.6小時,南航則為5.3小時。
至於中國大陸製支線客機C909,其春運期間日均利用率為4.9小時,較去年增長9%,但仍低於其他支線機型。同期,龐巴迪CRJ900達7.5小時,巴航工業E190達7小時,分別高出C909 2.7與2.1小時。
整體而言,中國大陸國產飛機在春運期間的表現有所提升,但與國際主流機型仍有明顯差距,未來仍需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