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林業局印發「廣東省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要以林草中藥材生態培育為核心,突出大宗和特色嶺南中藥材規範化生產基地建設,形成產業鏈完整、品質生產全程可控的廣東林草中藥材產業綜合發展體系,築牢有廣東特色的林草中藥材保護與發展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實現廣東林草中藥材生產規範化、產業化和現代化。
當前,廣東省森林面積1.58億畝,森林覆蓋率58.74%,位居中國大陸前列,有較好的中草藥材產業發展的林業資源優勢。廣東省林草中藥材資源種類多、分佈廣、產量大,道地藥材久負盛名,全省有中藥資源2600多種(藥用植物2500多種、藥用動物100多種),還有蜜源植物、藥食同源植物、飼料植物、油料植物等數百種;南藥種植面積約320萬畝,涉及南藥品種100餘種。
該指南以區域性氣候、土壤和地理環境條件為基本要素,以林地資源分佈及群落特徵為重要條件,以區域性社會經濟水準和歷史形成的藥材產區狀況為參考要素,兼顧林地管理體系,將全省中藥資源區劃為4個區,包括粵東南亞熱帶丘陵平原家種、野生藥材區,粵西南亞熱帶丘陵臺地家種、野生藥材區,粵北中亞熱帶山地野生、家種藥材區,珠江三角洲南亞熱帶山地家種、野生藥材區,並明確了每個產區的主要藥材資源和適宜種植的中藥材種類。
該指南明確,要加強廣東林草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集中藥材種質資源保存、科學研究、繁育示範、技術推廣、人文教育、森林康養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廣東林草中藥材育繁推一體化的創新發展基地;建設廣東林草中藥材的生態培育及產業化基地,重點在北部生態發展區打造西江肉桂、連南瑤藥、南雄銀杏、平遠梅片樹等特色南藥規範化種植養殖基地。
該指南還稱,要完善廣東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服務體系,根據廣東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需要,提供生產技術、資訊、品質檢測等產業服務。以及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融合發展,開發更多體驗性強、參與度高的中醫藥健康旅遊線路和中醫美容、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旅遊產品,打造嶺南中醫藥文化品牌和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拓展中醫藥旅遊產業鏈,完善中醫藥健康旅遊相關標準體系,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