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品牌將啟「茶飲全球化2.0時代」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中國大陸北京時間2025年4月17日21時30分,霸王茶姬一線員工代表、加盟商夥伴和投資人夥伴共同敲鐘,中國大陸茶飲第一股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為CHA(即「茶」的拼音)。根據發行價28美元測算,此次IPO募資規模為4.11億美元。截至收盤,霸王茶姬報32.44美元/股,漲15.86%,市值達60億美元。

霸王茶姬成立於2017年,首家門店位於雲南昆明茶馬古道旁,品牌創立初衷是「讓茶回歸日常」。90後的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集結了一支全明星高管團隊。目前,霸王茶姬的首席財務官為曾擔任麥當勞中國首席財務官的黃鴻飛,產品開發副總裁為曾在喜茶負責產品研發的胡維仁。同時,霸王茶姬的董事之一,則是海底撈創始人之一、董事會主席張勇。

截至2024年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達6,440家,覆蓋中國大陸一線城市、縣域及海外市場,累計註冊用戶1.77億。2024年,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總額)為人民幣(幣值下同)295億元,營收124.05億元,淨利潤為25.15億元,淨利潤率達到20.3%。霸王茶姬的產品聚焦於配方更簡單的輕乳茶,2024年表現最好的30%的門店,平均每天銷售約1,300杯產品,是行業平均水準的三倍多。同時,更倚賴大單品戰略,2024年,霸王茶姬中國大陸GMV的約61%,都來自於前三大最暢銷產品。

中國大陸現制茶飲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按GMV計算,中國大陸現制茶飲的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人民幣(幣值下同)1,02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72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1.7%。到2028年,現制茶飲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26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降至11.8%,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在此背景下,頭部品牌紛紛轉向產品創新與健康化升級。

與近年赴港上市的茶飲品牌不同,霸王茶姬選擇美股市場,或與其全球化戰略相關。招股書披露,本次募資將主要用於科技研發、海外供應鏈建設及門店擴張。霸王茶姬在北美市場的第一家店也將於近期在洛杉磯正式開業。此外,霸王茶姬的差異化策略聚焦「茶本位」,其明星產品「伯牙絕弦」以原葉鮮奶茶為主打,2025年推出的低因系列採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咖啡因含量降低50%,瞄準健康消費趨勢。

霸王茶姬的國際化嘗試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海外市場需應對文化差異。例如,其「茶中式」(Teaspresso)概念雖對標咖啡,但消費者教育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供應鏈本地化難度大,尤其是茶葉原料的海外適配。

從這次的霸王茶姬美股上市開盤表現來看,市場對中國大陸茶飲出海持樂觀態度。諮詢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2025年全球現制茶飲市場規模將達480億美元,其中北美、東南亞為增長主力。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品牌已在新加坡、印尼等地試水,霸王茶姬的資本加持或加速這一進程。目前,霸王茶姬海外門店數量共計156家,均位於東南亞。其中,在2019年就進入的馬來西亞市場,門店數量已達到148家。其未來將加強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成熟市場的業務,同時探索在美國等其他有前景的市場的擴張機會。

霸王茶姬目前擁有24小時門店、無聲門店及寵物友好門店等多元化店型,並為聽障員工提供標準化培訓。另外品牌還嘗試通過茶文化推動非遺傳承,近年來,其與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合作推出聯名產品,並將雲南瓦貓、苗繡等非遺元素融入門店設計。

茶起源於中國大陸,但全球茶飲市場長期由立頓等標準化袋泡茶品牌主導。霸王茶姬CFO黃鴻飛在上市儀式中表示:「我們希望重現咖啡的現代化路徑,讓茶成為世界性的日常飲品。我們的股票代碼CHA,更是世界範圍內30多種語言中茶的發音。」這一願景與資本市場的期待不謀而合,中國大陸茶飲品牌若能在標準化與文化輸出間找到平衡,有望開啟「茶飲全球化2.0時代」。

隨著霸王茶姬上市,中國大陸茶飲行業競爭已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與全球化能力的比拼。能否在海外市場建立可持續模式,或將成為下一階段行業分化的關鍵。